崤谷
【拼音】:xiáo gǔ
【注音】:ㄒ一ㄠˊㄍㄨˇ
【结构】:崤(左右结构)谷(上下结构)
【简体】:崤谷
【繁体】:崤谷
词语解释1.崤山山谷。坡道以险陡着称。参见'崤山'。2.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基础解释崤山山谷。坡道以险陡着称。参见/'崤山/'。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
引证解释⒈崤山山谷。坡道以险陡著称。参见“崤山”。⒉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引《资治通鉴·汉安帝元初二年》:“羌众数千遮詡於陈仓崤谷。”胡三省注:“此崤谷当在陈仓县界,即今之大散关,非弘农澠池县之崤山也。”
网络解释崤谷崤谷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iáogǔ,指崤山山谷。
综合释义关隘的名称:指函谷关。@@@@@指大散关。约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也称为「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资治通鉴·汉安帝元初二年》:“羌众数千遮詡於陈仓崤谷。”胡三省注:“此崤谷当在陈仓县界,即今之大散关,非弘农澠池县之崤山也。”
汉语大词典(1).崤山山谷。坡道以险陡著称。参见“崤山”。(2).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资治通鉴·汉安帝元初二年》:“羌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胡三省注:“此崤谷当在陈仓县界,即今之大散关,非弘农渑池县之崤山也。”
国语辞典关隘的名称:(1)指函谷关。(2)指大散关。约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
辞典修订版关隘的名称:(1)指函谷关。(2)指大散关。约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也称为「散关」。
读音:xiáo
[xiáo]
(名)崤山;山名;在河南省。也叫“崤陵”。
读音:gǔ,yù
[gǔ]
[ gǔ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 yù ]见〔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