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志
【拼音】:sù zhì
【注音】:ㄙㄨˋㄓˋ
【结构】:夙(半包围结构)志(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平素的志愿。夙志[sùzhì]⒈平素的志愿。
基础解释平素的志愿。
引证解释⒈平素的志愿。引《南史·陈纪上·武帝》:“永言夙志,能无惭德。”唐白居易《祭崔常侍文》:“夙志莫伸,幽愤何极!”宋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苟遂乞於残骸,庶少偿其夙志。”明张居正《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网络解释夙志夙志是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平素的志愿。《南史·陈纪上·武帝》:“永言夙志,能无惭德。”唐白居易《祭崔常侍文》:“夙志莫伸,幽愤何极!”宋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苟遂乞於残骸,庶少偿其夙志。”明张居正《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夙志[sùzhì]
汉语大词典平素的志愿。《南史·陈纪上·武帝》:“永言夙志,能无惭德。”唐白居易《祭崔常侍文》:“夙志莫伸,幽愤何极!”宋欧阳修《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苟遂乞于残骸,庶少偿其夙志。”明张居正《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呕血呼天,不能自止,诚憾夫夙志之有违,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法语résolution prise depuis longtemps、aspiration, ambition entretenue de longue date
其他释义1.平素的志愿。
1.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
2.自尔日就月将,著名邦党,方隆夙志,嗣美前贤,何图一旦冥然长往,酷痛烦冤,心如焚裂。
3.以兹寡薄,临御万方,顾求夙志,永言祗惕。
4.他考上了研究生,总算是夙志得偿了!
5.今夜汝二人千方百计,挖空心思,连哄带骗,机关算尽,诱得我墨门师生来此,竟遂太子之夙志,煞是可喜可贺。
6.伏望圣师能开启尊恩,以遂小子肃之忱忱夙志也。
7.他夙志不改,终于于753年第六次东渡成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8.他夙志不改,终于于753年第六次东渡成功。
9.他夙志不改,终于于753年第六次东渡成功。【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361867/】
10.伏望圣师能开启尊恩,以遂小子肃之忱忱夙志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sù
[sù]
(形)素有的;旧有的。
读音:zhì
[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