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问俗
【拼音】:rù xiāng wèn sú
【注音】:ㄖㄨˋㄒ一ㄤㄨㄣˋㄙㄨˊ
【词性】:成语。
【繁体】:入鄉問俗
词语解释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入乡问俗[rùxiāngwènsú]⒈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
引证解释⒈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参见“入国问俗”。引《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⒈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参见“入国问俗”。引《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成语解释入乡问俗
出处《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
其他释义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同“入国问俗”。
近义词 入国问禁
1.刘怀璧一伙人入乡问俗,挤在吧台和酒保聊天,可等到酒过三巡就不大一样了。
2.文化差异容易闹笑话而不自知,傅同学认为入乡问俗很重要,“改善文化差异的歧见,就先从尊重他人文化做起。
3.外出旅游就要“入乡问俗,入乡随俗”,努力适应当地的饮食、居住等方面的习惯。
4.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是办案的常识之一,要把办案的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想他们所想,才能以心换心。(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39696/)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xiāng
[xiāng]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读音:wèn
[wèn]
(1)(动)请人解答
(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
(3)(动)审讯;追究:~供。
(4)(动)管;干预:不闻不~。
(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
(6)姓。
读音:sú
[sú]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