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家拳
【拼音】:wài jiā
【结构】:外(左右结构)家(上下结构)拳(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拳术的着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少林,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起于张三峰,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参见'外家'。外家拳[wàijiāquán]⒈拳术的着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少林,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起于张三峰,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参见“外家”。
引证解释⒈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少林,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起于张三峰,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参见“外家”。
网络解释外家拳外家拳是中国武术流派之一。
网友释义外家拳是中国武术流派之一。“外家”和“内家”的武功概念源于黄宗羲的《王征南墓志铭》:“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于少林为外家……。”然而,少林拳家和一些武术研究者对此说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少林拳也是内外兼修的拳术。清代以后,特别是民国以来,民间将以太极、形意(心意、六合、意拳)、八卦、通背(内外兼修)等为代表的武术流派称为内家拳,此外的拳种统称为外家拳。普遍的内外家武术之分即是依据此说法的。
其他释义1.拳术的着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少林,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起于张三峰,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参见'外家'。
1.我明教教众皆是江湖上名门大派出身,人人熟谙高深内家功法,岂能是水泊梁山那些个只会下等外家拳脚、枪棒功夫的人可比的?
2.更何况,就算岳隆天是太极高手了,那就不可能会通背拳,通背拳是属于外家拳,而太极拳是属于内家拳,两个拳法的套路根本是南辕北辙。
3.只是长久以来这门拳法就是以发力刚猛,猛起猛落而著称于世,因此很多时候也被大部分人归以外家拳法这一类。
4.只是长久以来这门拳法就是以发力刚猛,猛起猛落而著称于世,因此很多时候也被大部分人归以外家拳法这一类。[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81829/]
5.我明教教众皆是江湖上名门大派出身,人人熟谙高深内家功法,岂能是水泊梁山那些个只会下等外家拳脚、枪棒功夫的人可比的?【www。chazidian。com/zj-181829/查字典造句】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读音:quán
[]
(1)(名)拳头:双手握~|~打脚踢。
(2)(量)用于拿拳头打的动作。
(3)(名)拳术:打~|练~。
(4)(动)拳曲:老大娘~着腿坐在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