耰锄
【拼音】:yōu chú
【注音】:一ㄡㄔㄨˊ
【结构】:耰(左右结构)锄(左右结构)
【繁体】:耰鋤
词语解释犹锄耰。耰锄[yōuchú]⒈犹锄耰。
引证解释⒈犹耡耰。参见“耡耰”。引唐唐孙华《送王涌侯之官成都》诗:“一官染指或暂试,归田便拟亲耰锄。”
网络解释耰锄词语解释
汉语大词典犹锄耰。唐唐孙华《送王涌侯之官成都》诗:“一官染指或暂试,归田便拟亲耰锄。”参见“锄耰”。《汉语大词典》:锄耰(锄耰,锄耰) 拼音:chúyōu亦作“锄耰”。锄和耰。农具名。一说锄柄。《吕氏春秋·简选》:“锄耰白梃,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此不通乎兵者之论。”《文选·贾谊〈过秦论〉》:“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李善注引孟康曰:“耰,锄柄也。”唐韩愈《刘生》诗:“我为罗列陈前修,芟蒿斩蓬利锄耰。”锄耰:1.泛指农具。宋王安石《独卧》诗之一:“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2).犹耕种。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果然又羁絷,不得归锄耰。”
其他释义1.犹锄耰。
读音:yōu
[yōu]
(1)〈书〉
(2)(名)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弄碎大块;平整田地。
(3)(动)用耰翻土覆盖种子。
读音:chú
[chú]
(1)(名)松土和除草的用具:~头。
(2)(动)用锄松土除草:~地。
(3)(动)铲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