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巾帼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巾帼

巾帼

【拼音】:jīn guó

【注音】:ㄐ一ㄣㄍㄨㄛˊ

【词性】:名词。

【结构】:巾(独体结构)帼(左右结构)

【简体】:巾帼

【繁体】:巾幗

解释

词语解释巾帼jīnguó。(1)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巾帼[jīnguó]⒈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例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巾帼英雄。英womeningeneral;

基础解释(名)古代妇女的头巾,后指妇女:~英雄|~不让须眉。

引证解释⒈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引《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幗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明沉璟《义侠记·征途》:“鬚髯辈,巾幗情,人间羞杀丈夫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幗。”董必武《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幗英雄著义声。”

网络解释巾帼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综合释义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幗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幗。”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明沉璟《义侠记·征途》:“鬚髯辈,巾幗情,人间羞杀丈夫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椀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幗。”董必武《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幗英雄著义声。”

网友释义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帼,用作首饰。到了汉代,才成为妇女专用。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但后者避而不出,诸葛亮便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巾帼妇女之饰”,以示羞辱。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

汉语大词典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晋书·宣帝纪》:“亮(诸葛亮)数挑战,帝(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明沈璟《义侠记·征途》:“须髯辈,巾帼情,人间羞杀丈夫称。”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董必武《武昌东湖九女墩诗》:“自求解放入天军,巾帼英雄著义声。”

国语辞典古代妇女用以覆发的头巾和发饰。《新唐书.卷二二○.东夷传.高丽传》:「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后用巾帼代称女子。《聊斋志异.卷二.巧娘》:「此丈夫而巾帼者,何畏之?」《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看!他不过是个巾帼,还晓得看诗。怎有个莺脰湖大会大作诗的呢?」巾帼[jīnguó]⒈古代妇女用以覆发的头巾和发饰。后用巾帼代称女子。引《新唐书·卷二二〇·东夷传·高丽传》:「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三国演义·第一〇三回》:「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聊斋志异·卷二·巧娘》:「此丈夫而巾帼者,何畏之?」《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看!他不过是个巾帼,还晓得看诗。怎有个莺脰湖大会大作诗的呢?」反须眉

辞典修订版古代妇女用以覆发的头巾和发饰。《新唐书.卷二二零.东夷传.高丽传》:「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三国演义.第一零三回》:「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后用巾帼代称女子。《聊斋志异.卷二.巧娘》:「此丈夫而巾帼者,何畏之?」《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看!他不过是个巾帼,还晓得看诗。怎有个莺脰湖大会大作诗的呢?」

辞典简编版古代妇女用以覆发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女子。 【造句】巾帼英雄、巾帼丈夫

法语femme

其他释义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英雄ㄧ~丈夫(有男子气概的女子)。

巾帼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妇女 铿锵 女人

反义词 须眉

巾帼造句更多 >>

1.花木兰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巾帼英雄。

2.封豕长蛇,无巾帼英雄地,出生入死,火里青莲蕊。

3.巾帼英雄穆桂英横刀立马,八面威风。

4.面对这样一位巾帼英雄,我们全体人员没有一个不是肃然起敬的。

5.在祖国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

6.古往今来,我国有无数巾帼英雄,令男儿由衷敬佩。

7.她是个巾帼英雄,抗日战争时,曾经手刃日军数人。

8.虽然无盐才识渊博,颇有远识,仅就才学来说堪称巾帼英豪,但她的“尊容”。

9.字正腔圆唱出一首余音绕梁,抑扬顿挫念出一段梨园传奇,扣人心弦演出一对神仙眷侣,英雄巾帼打出一片秀丽河山,婀娜身段舞出一场一顾倾国。世界戏剧日,祝祖国戏剧名扬世界,祝您生。

10.她租那些房屋,是为了蒙着面纱到那里去,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名巾帼英雄,取得这样的一种乐趣罢了。

字义分解

读音:jīn

[jīn]

(名)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小块的纺织品:手~|毛~|头~|围~|领~|枕~。

读音:guó

[guó]

(名)古代妇女包头的巾帕。

巾帼相关成语

巾帼相关词语

关于巾帼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骁彍

下一个:髽帼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