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朝
【拼音】:kǒng què
【繁体】:孔雀王朝
词语解释⒈ 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⒈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
网友释义孔雀王朝(MauryaDynasty)(约公元前324年到约公元前187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月护王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帝国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阿育王死后,他的儿子据地独立,原来在帝国内处于半独立状态的安度罗也在南部宣布独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继续维持统治约50年。约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布里哈德拉塔被大臣普希亚密特拉·巽伽所杀,孔雀帝国正式结束,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古...
国语辞典⒈ 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孔雀王朝[kǒngquèwángcháo]⒈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英语MauryaDynastyofIndia(322-185BC)德语Maurya(Gesch)
辞典修订版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公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
英语Asoka
其他释义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公元前321年,出身孔雀家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军赶走入侵印度西北部的希腊马其顿军,推翻难陀王朝后建立。阿育王在位时国势最强,几乎征服整个印度半岛,以佛教为国教,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统治制度。约前187年被推翻。
1.半驼废与普九年同为孔雀王朝旧人,自从前阵子半驼废石像被破解,回到天南山草茅之后,普九年便私下去见过他,两人抚今追昔,自有一番感触。
2.约100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建造了84000座舍利塔,送往世界各地供奉,辗转流传至今日的泰国、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中国、印度等地。
3.婆罗门教的复兴是出现在孔雀王朝没落的时期.
4.这里有孔雀王朝时代兴建癿的旧堡遗址私和著名的阿育王右石柱.【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
5.这里有孔雀王朝时代兴建癿的旧堡遗址私和著名的阿育王右石柱.(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61335/)
读音:kǒng
[kǒng]
(1)(名)洞;窟窿;眼儿:鼻~|毛~|这座石桥有七个~。
(2)〈方〉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
(3)(Kǒnɡ)姓。
读音:què,qiāo,qiǎo
[què]
[ què ]1. 鸟类的一科,吃粮食粒和昆虫。特指“麻雀”,泛指小鸟:雀跃(高兴得像雀儿那样跳跃)。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声宣扬,含贬义)。
[ qiāo ]1. 〔雀子〕即“雀斑”。
[ qiǎo ]1. 义同(一),用于一些口语词:雀盲眼(即“雀(què )盲”)。家雀。
读音:wáng,wàng
[]
[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 wàng ]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读音:zhāo,cháo
[]
[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