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惓惓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惓惓

惓惓

【拼音】:quán quán

【简体】:惓惓

【繁体】:惓惓

解释

词语解释⒈ 深切思念;念念不忘。⒉ 烦闷,失意貌。惓惓[quánquán]⒈深切思念;念念不忘。⒉烦闷,失意貌。

基础解释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2.烦闷,失意貌。3.恳切诚挚。4.忠心耿耿貌。

引证解释⒈ 深切思念;念念不忘。引:宋王安石《奉酬许承权》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晋老书,欲僕速离武昌,甚感远地惓惓至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交书徐公,即掛帆还白下,终不得消息,心殊惓惓。”⒉ 烦闷,失意貌。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积半月,为僕所窥,阴与舅力要之归。意惓惓不自得。”何垠注:“惓,音券,闷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侯漫应之,惓惓而返。”⒊ 恳切貌。引: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褰余幬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魏书·律历志上》:“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使律法长絶,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清戴名世《潘木崖先生诗序》:“荏苒岁月,寥落无成,恐遂已废业,负先生惓惓奬励之意。”柯灵《香雪海·千里共婵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⒋ 忠心耿耿貌。引:《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颜师古注:“惓惓,忠谨之意。惓读与拳同。”《新唐书·张说传论》:“説於玄宗最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禪,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説力居多。”宋陈亮《<三国纪年>序》:“先主诸臣惓惓汉事之心,庸可没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朱軾﹞忠君爱国之枕,至死惓惓,可谓大臣矣。”⒈深切思念;念念不忘。引宋王安石《奉酬许承权》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晋老书,欲僕速离武昌,甚感远地惓惓至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交书徐公,即掛帆还白下,终不得消息,心殊惓惓。”⒉烦闷,失意貌。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积半月,为僕所窥,阴与舅力要之归。意惓惓不自得。”何垠注:“惓,音券,闷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侯漫应之,惓惓而返。”⒊恳切貌。引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褰余幬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魏书·律历志上》:“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使律法长絶,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清戴名世《潘木崖先生诗序》:“荏苒岁月,寥落无成,恐遂已废业,负先生惓惓奬励之意。”柯灵《香雪海·千里共婵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⒋忠心耿耿貌。引《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颜师古注:“惓惓,忠谨之意。惓读与拳同。”《新唐书·张说传论》:“説於玄宗最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禪,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説力居多。”宋陈亮《<三国纪年>序》:“先主诸臣惓惓汉事之心,庸可没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朱軾﹞忠君爱国之枕,至死惓惓,可谓大臣矣。”

综合释义深切思念;念念不忘。宋王安石《奉酬许承权》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復悵然。”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晋老书,欲僕速离武昌,甚感远地惓惓至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交书徐公,即掛帆还白下,终不得消息,心殊惓惓。”烦闷,失意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积半月,为僕所窥,阴与舅力要之归。意惓惓不自得。”何垠注:“惓,音券,闷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侯漫应之,惓惓而返。”恳切貌。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褰余幬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魏书·律历志上》:“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髮之益,使律法长絶,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清戴名世《潘木崖先生诗序》:“荏苒岁月,寥落无成,恐遂已废业,负先生惓惓奬励之意。”柯灵《香雪海·千里共婵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忠心耿耿貌。《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颜师古注:“惓惓,忠谨之意。惓读与拳同。”《新唐书·张说传论》:“説於玄宗最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禪,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説力居多。”宋陈亮《<三国纪年>序》:“先主诸臣惓惓汉事之心,庸可没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朱軾﹞忠君爱国之枕,至死惓惓,可谓大臣矣。”

网友释义宋《奉酬许承权》王安石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

汉语大词典(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宋王安石《奉酬许承权》诗:“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明李贽《与河南吴中丞书》:“昨冬获读与晋老书,欲仆速离武昌,甚感远地惓惓至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交书徐公,即挂帆还白下,终不得消息,心殊惓惓。”(2).烦闷,失意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积半月,为仆所窥,阴与舅力要之归。意惓惓不自得。”何垠注:“惓,音券,闷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异犬》:“侯漫应之,惓惓而返。”(1).恳切貌。战国楚宋玉《神女赋》:“褰余帱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魏书·律历志上》:“恐一朝先犬马,竟无丝发之益,使律法长绝,遗恨没世,是以慺慺惓惓,不敢忘怠。”《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清戴名世《潘木崖先生诗序》:“荏苒岁月,寥落无成,恐遂已废业,负先生惓惓奖励之意。”柯灵《香雪海·千里共婵娟》:“采一束最美最稀见的山花……献与爱国的海外侨胞,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2).忠心耿耿貌。《汉书·刘向传》:“欲终不言,念忠臣虽在圳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颜师古注:“惓惓,忠谨之意。惓读与拳同。”《新唐书·张说传论》:“说于玄宗最有德,及太平用事,纳忠惓惓,又图封禅,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力居多。”宋陈亮《〈三国纪年〉序》:“先主诸臣惓惓汉事之心,庸可没乎!”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朱轼﹞忠君爱国之枕,至死惓惓,可谓大臣矣。”

国语辞典⒈ 真挚诚恳。也作「卷卷」、「拳拳」。引:《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惓惓[quánquán]⒈真挚诚恳。也作「卷卷」、「拳拳」。引《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英语variantof拳拳[quan2quan2]

辞典修订版真挚诚恳。《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念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惓惓之义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零》:「多感君侯惓惓垂问,某有心事,今不敢隐。」也作「卷卷」、「拳拳」。

其他释义1.深切思念;念念不忘。2.烦闷,失意貌。

惓惓造句更多 >>

1.倘或太子意气用事,逞强施能,拒纳老夫所祗献之惓惓良言,冥顽不化,怙恶不悛,坚执不放释墨门上下师生,更遑论乎谢歉墨家钜子。

字义分解

读音:quán,juàn

[quán]

[ quán ]

1. 〔惓惓〕恳切诚挚,如“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

[ juàn ]

1. 病危:“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

2. 古同“倦”,疲乏:“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3. 闷。

4. 回顾。

读音:quán,juàn

[quán]

[ quán ]

1. 〔惓惓〕恳切诚挚,如“三秋不见每惓惓,握手山林复怅然。”

[ juàn ]

1. 病危:“患至而后忧之,是犹病者已惓而索良医也。”

2. 古同“倦”,疲乏:“勇猛精进,志愿无惓。”

3. 闷。

4. 回顾。

惓惓相关成语

惓惓相关词语

关于惓惓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失落的一代

下一个:隐身草儿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