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尉迟
【拼音】:dà yù chí
【注音】:ㄉㄚˋㄩˋㄔˊ
【结构】:大(独体结构)尉(左右结构)迟(半包围结构)
【繁体】:大尉遲
词语解释称隋代画家尉迟跋质。大尉迟[dàyùchí]⒈称隋代画家尉迟跋质。
引证解释⒈称隋代画家尉迟跋质。参见“小尉迟”。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尉迟跋质》:“尉迟跋质……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
汉语大词典称隋代画家尉迟跋质。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尉迟跋质》:“尉迟跋质……善画外国及佛像。当时擅名,今谓之‘大尉迟’。”参见“小尉迟”。
其他释义1.称隋代画家尉迟跋质。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wèi,yù
[yù]
[ wèi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尉。都尉。卫尉。太尉。
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尉官。少尉。上尉。
3.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4. 姓。
[ yù ]1. 〔尉迟〕复姓。
2.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读音:chí
[chí]
(1)(形)慢:~缓(缓慢)|~~不决。
(2)(形)比规定的时间或合适的时间靠后:~到。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