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笔
【拼音】:zhèn bǐ
【注音】:ㄓㄣˋㄅ一ˇ
【结构】:振(左右结构)笔(上下结构)
【简体】:振笔
【繁体】:振筆
词语解释奋笔;挥笔。振笔[zhènbǐ]⒈奋笔;挥笔。
引证解释⒈奋笔;挥笔。引汉桓宽《盐铁论·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不知木索之急,捶楚之痛者也。”晋傅玄《客难》:“振笔若天文,运思若回云。”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乃见其所欲画者,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鶻落,少纵则逝矣。”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振笔忽起风颼颼,连纸十丈神明遒。”夏衍《心防》第二幕:“刘浩如在那张小写字台上伏案振笔疾书。”
网络解释振笔奋笔;挥笔
综合释义奋笔;挥笔。汉桓宽《盐铁论·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不知木索之急,捶楚之痛者也。”晋傅玄《客难》:“振笔若天文,运思若回云。”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乃见其所欲画者,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鶻落,少纵则逝矣。”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振笔忽起风颼颼,连纸十丈神明遒。”夏衍《心防》第二幕:“刘浩如在那张小写字台上伏案振笔疾书。”振笔[zhènbǐ]挥笔、运笔。汉.桓宽《盐铁论.盐铁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晋.傅玄〈客难〉:「振笔若天文,运思若回云。」。
汉语大词典奋笔;挥笔。汉桓宽《盐铁论·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不知木索之急,捶楚之痛者也。”晋傅玄《客难》:“振笔若天文,运思若回云。”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乃见其所欲画者,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振笔忽起风飕飕,连纸十丈神明遒。”夏衍《心防》第二幕:“刘浩如在那张小写字台上伏案振笔疾书。”
国语辞典挥笔、运笔。振笔[zhènbǐ]⒈挥笔、运笔。引汉·桓宽《盐铁论·盐铁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晋·傅玄〈客难〉:「振笔若天文,运思若回云。」
辞典修订版挥笔、运笔。汉.桓宽《盐铁论.盐铁取下》:「东向伏几,振笔如调文者。」晋.傅玄〈客难〉:「振笔若天文,运思若回云。」
其他释义1.奋笔;挥笔。
1.穿过种种虚妄,再回到案前俯首振笔,心里平静如同天地无言而四季依序进行、星月自然交辉。仍然沿着红尘的溪岸行走,白鹭鸶在我的时间湖泊戏水,我观赏秋天山林,那份高旷的寂静。
2.其书法艺术,不为时风所囿,不为赛事所动,始终咬定经典,立根传统,海纳百川,神游八极,遂行止有度,心手相应,振笔直书,渐入“天人合一”之境也。
3.跨新世纪焉容怠,振笔为民扬铁鞭。
4.穿过种种虚妄,再回到案前俯首振笔,心里平静如同天地无言而四季依序进行、星月自然交辉。仍然沿着红尘的溪岸行走,白鹭鸶在我的时间湖泊戏水,我观赏秋天山林,那份高旷的寂静。简媜
5.豪情振笔歌新岁,骏马加鞭奔坦途。新春伊始我心欢,送君祝福情意连。高奏凯歌奔事业,鸿运当头福星贺。两心缱绻浴爱河,一生无忧笑呵呵。马年快乐。
6.梅花朵朵笑春风,爆竹声声催快马。昂首扬鬃腾浩气,奋蹄踏雪展春风。伏枥犹存千里志,添翼更上九重天。豪情振笔歌新岁,骏马加鞭奔坦途。愿友马年健康快乐。
7.只见他振笔疾书,如兔起鹘落,不一会儿,就写完了。
8.柳少白心中轻蔑,也不言破,迅速磨出一方浓墨,振笔疾书。
9.任湘湘立即摊开羊皮纸,振笔疾书,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
10.屈戎玉原本振笔疾书,写得极是专心,君弃剑起身下床、到了她身后,也是。
读音:zhèn
[zhèn]
(1)(动)救济。
(2)(动)摇动;挥动。
(3)(动)奋起:~奋|~作。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