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
【拼音】:yí hé
【注音】:一ˊㄏㄜˊ
【结构】:颐(左右结构)和(左右结构)
【繁体】:頤和
词语解释1.谓颐养天和。2.开颜解颐之意。颐和[yíhé]⒈谓颐养天和。
引证解释⒈谓颐养天和。引清刘光第《万寿山》诗:“宏规岂虚构,颐和祈天福。”
网络解释颐和yíhé
网友释义顾小平,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从事竹林生态生理和丰产培育的科研与推广工作近30年,在竹林肥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竹子组织培养研究、适生竹种的选择与高效培育研究、覆盖栽培对雷竹笋用林的他感效应研究、绿竹笋用林高效经营与鲜笋保鲜技术研究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独到的科研思想。
汉语大词典谓颐养天和。清刘光第《万寿山》诗:“宏规岂虚构,颐和祈天福。”
其他释义1.谓颐养天和。
1.北京颐和园的长廊,雕梁画栋,美不胜收。
2.颐和园的游人总是很多,何况今天是星期天。
3.整修一新的颐和园迎来了第一批游客。
4.颐和园内的亭台楼阁,叫人流连忘返。
5.颐和园中的亭台楼阁壮丽非凡。
6.我站在万寿山上居高临下,颐和园的景物尽收眼底。
7.颐和园的长廊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画廊。
8.颐和园里的楼台亭榭穷工极巧。
9.北京颐和园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雕梁画栋,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
10.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读音:yí
[yí]
(1)(名)〈书〉颊;腮:支~(手托住腮)。
(2)(动)〈书〉保养:~养。
读音:hé,hè,huó,huò,hú
[hé]
[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 hè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 hú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