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七
【拼音】:duàn qī
【注音】:ㄉㄨㄢˋㄑ一
【结构】:断(左右结构)七(独体结构)
【简体】:断七
【繁体】:斷七
词语解释断七duànqī。(1)旧时迷信风俗,人死后每七天叫一个“七”,满七个“七”即四十九天时叫“断七”,常请和尚道士来念经超度亡魂。
基础解释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
引证解释⒈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称“断七”。参见“做七”。引元无名氏《神奴儿》楔子:“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杨姑娘道:‘好快,断七过了,这一向又早百日来。’”《何典》第五回:“形容鬼也不等断七,就将活死人领了回去。”
网络解释断七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称“断七”。
汉语大词典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做一次佛事,至七七四十九天而止,称“断七”。元无名氏《神奴儿》楔子:“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杨姑娘道:‘好快,断七过了,这一向又早百日来。’”《何典》第五回:“形容鬼也不等断七,就将活死人领了回去。”参见“做七”。
国语辞典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不再接受亲友吊唁,称为「断七」。
辞典修订版俗以人死后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则停止,不再接受亲友吊唁,称为「断七」。元.无名氏《神奴儿.楔子》:「自从员外亡化过了,可早断七也,家里别无得力的人,则有一个老院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到得过了断七,又忘了这段光景。」也称为「尽七」、「七七」。
其他释义迷信风俗,人死后每七天叫一个‘七’,满七个‘七’即四十九天时叫‘断七’,常请和尚道士来念经超度亡魂。
1.少族长丹田已毁,全身上下九根战骨,已断七根……
2.每到清明节都会祭悼先人,但别忘记更要珍惜美好人生!祭陵感言:纸钱香烛烟灰灭,风尘世事忆千叠;珍惜人生甜美梦,不愁梦断七尺穴。
3.两人斗得颇为难分难解,大蟒张口吐舌,逼退老人要去割断七彩人参的手,却又忌惮那快刀的锋芒,不敢死死相逼。
4.灭六识,断七觉,无声无色无味无形……大势至无上寂灭指的最高境界,大涅盘。
5.两月供给过于严厉,本王在这给管家讨个情,断七天供给吧!祥云多年任劳任怨,从未有所差池,时下也是用人之际。
6.在巨熊的屁股底下,夜泽只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移了位,平均每根肋骨都得断七八截以上。
7.后来伏羲为了孔雀女归顺于天魔,自称琴魔,改琴名为七绝琴。
8.他却至始至终坚守本心,从未动情,他斩断七情六欲,他所作所为只为让她献出本体,修补天河裂缝。
9.一剑削断七只茶杯,茶杯却一只不倒,当真神乎其技。
10.从小就给父亲逼着服食辛辣的七断七续膏提高功力,黏黏稠稠的,在舌上搅成一团,呛人的辣味霸道让旁边的仆妇都闻之掩鼻。
读音:duàn
[duàn]
1.(长形的东西)分成两段或几段:砍~。割~。绳子~了。
2.断绝;隔绝:~水。~电。~奶。~了关系。音讯~了。
3.间断: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做饭,从没有~过。
4.拦截:把对方的球~了下来。
5.戒除(烟酒):~烟。~酒。
6.姓。
7.判断;决定:~语。诊~。独~专行。这个案子~得公道。
8.绝对;一定(多用于否定式):~无此理。~不能信。
读音:qī
[qī]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