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月
【拼音】:fǎ yuè
网友释义唐代译经三藏。东印度人。音译达磨战涅罗。尝游学中印度,精通三藏及医明。后至龟兹国教授真月(又名利言)等门人。开元十八年(730),因安西节度使吕休林之表荐,遂携弟子利言随行入唐。经乌耆大镇、伊西、摩贺延碛、瓜沙甘肃诸州,而于开元二十年始抵长安。进奉方术、医方之梵箧、药草经书,以及北印度阿质达霰(无能胜)于安西译出的《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等三部四卷。又由利言转译,译出《方药本草》与《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
读音:fǎ
[fǎ]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读音:yuè
[yuè]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