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牛
【拼音】:tàn niú
网友释义《叹牛》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了一个老人用牛拉车运输以养活自已;牛跛了,他便把它卖给宰夫屠杀。老人自称:“昔之厚其生,非爱之也,利其力。今之致其死,非恶之也,利其财。”说明“所求尽矣,所利移矣”。文章末尾由牛及人,写了伍员、李斯、白起、韩信的悲惨结局,抒发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感慨。
读音:tàn
[tàn]
(1)(动)叹息。
(2)(动)吟哦:咏~。
(3)(动)发出赞美的声音:赞~。
读音:niú
[niú]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