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
【拼音】:zhī shi fèn zǐ
【注音】:ㄓㄕˊㄈㄣˋㄗˇ
【词性】:名词。
【简体】:知识分子
【繁体】:知識分子
词语解释知识分子zhīshifènzi。(1)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例如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人。知识分子[zhīshifènzi]⒈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例如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人。英intellectual;
基础解释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
引证解释⒈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如教授、工程师、医生、会计师、编辑、记者、文艺工作者等。
网络解释知识分子(词语解析)知识分子,是指以阐发或者运用知识为核心工作的脑力劳动者。
综合释义具有相当知识学问,并对政治、社会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例如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人。
国语辞典具有相当知识学问,并对政治、社会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知识分子[zhīshìfènzǐ]⒈具有相当知识学问,并对政治、社会等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辞典简编版具有相当知识学问的人。 【造句】身为社会的知识分子,怎可盲从而没有主见呢?
英语intelligentziaintelligentsiaintellectualacademicianhighbrowintellectualsintellectuallacademicians
法语intellectuel
其他释义有较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但不是一个阶级或阶层,而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知识分子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张表明,上海作为一个激动人心而又腐化堕落的城市,专注于追逐金钱和时髦,她这种暧昧不明的声誉,与北京那种符合传统并为知识分子的高雅格调所认同的地方恰成对比。
2.因此,知识分子的读书人,奔走呼吁,号召仁义,揭示上古圣君贤相,要人如何体认天心仁爱,如何以仁心仁术来治天下,才能使天下太平。
3.常到我们连队来的是团政委,知识分子出身、光头、矮个儿。
4.因为按照自己的学术良心与知识修养说真话,乃是一切知识分子都该共同享有共同认定的根本品格。我们可以不同意一位学者的某些言论,不赞成他的既定立场。可是我们必须尊重他对着权力说出自己相信的真话的勇气和尊严。做人也当如此吧?
5.犯罪是社会问题的自然延伸,社会问题则结晶于犯罪,很多案件都是如此。尽管那帮案犯几乎都不是知识分子,但却正是他们,完全不自觉地把那些问题给体现出来了。
6.日本人让宫泽理惠演唐僧,沙和尚变成了一个戴单片眼镜的高级知识分子,八戒成了拈花惹草的美少男。
7.“大致知识分子掌权,常为升平盛世;藩镇跋扈,则每成割据的局面,地方有幸有不幸。
8.詹姆逊对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强烈批判,对第二世界文化和第三世界文化的深切关注,表明他是一个关心公共事务的世界性知识分子。
9.劳动者最美,但是劳动者很容易愚昧,很容易被摆布,所以社会动力来自于劳动者,而指引者则是知识分子。阿道司·赫胥黎。
10.东欧知识分子普遍恐惧西方世界经济体系对其艺术家和学者的漠不关心。他们曾说,宁与睿智的恶魔打交道,也不理睬善良的白痴。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1. 古同“智”,智慧。
读音:shí,zhì
[shi]
[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读音:fēn,fèn
[fè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