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直
【拼音】:yí zhí
【注音】:一ˊㄓˊ
【结构】:遗(半包围结构)直(上下结构)
【简体】:遗直
【繁体】:遺直
词语解释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遗直[yízhí]⒈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
基础解释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
引证解释⒈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引《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杜预注:“言叔向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世祖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宋苏轼《<田表圣奏议>叙》:“呜呼!田公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清徐开任《咏史》:“汉廷有遗直,淮南寝反谋。”
网络解释遗直遗直,指直道而行。
综合释义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杜预注:“言叔向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世祖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宋苏轼《<田表圣奏议>叙》:“呜呼!田公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清徐开任《咏史》:“汉廷有遗直,淮南寝反谋。”遗直[yízhí]形容人守直道,有古人的遗风。《左传.昭公十四年》:「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南齐书.卷三七.虞悰传》:「朝议欲纠之,仆射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众议乃止。」
汉语大词典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杜预注:“言叔向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世祖曰:‘古之遗直,复见于卿。’”宋苏轼《〈田表圣奏议〉叙》:“呜呼!田公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清徐开任《咏史》:“汉廷有遗直,淮南寝反谋。”
国语辞典形容人守直道,有古人的遗风。遗直[yízhí]⒈形容人守直道,有古人的遗风。引《左传·昭公十四年》:「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南齐书·卷三七·虞悰传》:「朝议欲纠之,仆射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众议乃止。」
辞典修订版形容人守直道,有古人的遗风。《左传.昭公十四年》:「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南齐书.卷三七.虞悰传》:「朝议欲纠之,仆射徐孝嗣曰:『此亦古之遗直。』众议乃止。」
其他释义1.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
1.比如,当时晋国的代理司寇叔鱼是一个贪官,叔鱼的哥哥叔向多次建议判处叔鱼死刑,孔子闻风相悦,“叔向古之遗直也。
2.散骑常侍房遗爱尚太宗女高阳公主,公主骄恣甚,房玄龄薨,公主教遗爱与兄遗直异财,既而反谮遗直。
3.遗直自言,太宗深责让主,由是宠衰;主怏怏不悦。
4.比如,当时晋国的代理司寇叔鱼是一个贪官,叔鱼的哥哥叔向多次建议判处叔鱼死刑,孔子闻风相悦,“叔向古之遗直也。[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374209/]
5.散骑常侍房遗爱尚太宗女高阳公主,公主骄恣甚,房玄龄薨,公主教遗爱与兄遗直异财,既而反谮遗直。(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74209/)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