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养
【拼音】:zì yǎng
【注音】:ㄗˋ一ㄤˇ
【结构】:字(上下结构)养(上下结构)
【繁体】:字養
词语解释抚养;养育。字养[zìyǎng]⒈抚养;养育。
基础解释抚养;养育。
引证解释⒈抚养;养育。《三国志·魏志·曹真传》“晏,何进孙也。母尹氏,为太祖夫人。引晏长于宫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司马宣王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名显于世。”唐钱珝《韦师贞光禄卿制》:“师贞强仕之岁,继为字养,纠率之官,三善之名,四书於籍。”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
网络解释字养字养,zìyǎng,ㄗㄧˋㄧㄤˇ,抚养;养育的意思。
综合释义抚养;养育。《三国志·魏志·曹真传》“晏,何进孙也。母尹氏,为太祖夫人。晏长于宫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司马宣王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名显于世。”唐钱珝《韦师贞光禄卿制》:“师贞强仕之岁,继为字养,纠率之官,三善之名,四书於籍。”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
网友释义字养,zìyǎng,ㄗㄧˋㄧㄤˇ,抚养;养育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抚养;养育。《三国志·魏志·曹真传》“晏,何进孙也。母尹氏,为太祖夫人。晏长于宫省,又尚公主,少以才秀知名”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司马宣王闻而嘉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名显于世。”唐钱珝《韦师贞光禄卿制》:“师贞强仕之岁,继为字养,纠率之官,三善之名,四书于籍。”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
其他释义1.抚养;养育。
1.过去家贫如洗,他愣是靠摆摊算命、写信卖字养活了一家人,可他自己又不舍得吃穿,饥寒交迫,时常生病。
2.原来,这小姑娘姓邱,名叫小雨,今年十五岁,爹爹叫邱明德,是一位私塾老先生,靠教几个小孩子识文断字养家糊口。
3.她说,你最好不要在盘子里小便,你个表字养的。
4.蒋志澄字养澄,浙江诸暨县人,生于1893年。
5.原来,这小姑娘姓邱,名叫小雨,今年十五岁,爹爹叫邱明德,是一位私塾老先生,靠教几个小孩子识文断字养家糊口。(www.chazidian.com/zj-388206/查字典造句)
6.过去家贫如洗,他愣是靠摆摊算命、写信卖字养活了一家人,可他自己又不舍得吃穿,饥寒交迫,时常生病。【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
读音:yǎng
[yǎng]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