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器
【拼音】:míng qì
【注音】:ㄇ一ㄥˊㄑ一ˋ
【结构】:冥(上下结构)器(上中下结构)
【简体】:冥器
【繁体】:冥器
词语解释古代殉葬的器物。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冥器[míngqì]⒈古代殉葬的器物。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
引证解释⒈古代殉葬的器物。引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閭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极雕刻之华,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⒉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金瓶梅词话》第六回:“且説王婆拿银子来买棺材冥器。”巴金《谈自己的创作·谈<憩园>》:“但有人在门口烧纸钱、冥器,看起来教人不愉快。”
网络解释冥器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也称明器,一般用竹、木或陶土制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历代墓葬里都有发现,从宋代起,纸明器逐渐流行,陶、木等制的渐少。明代还有用铅、锡制作的,在随葬的明器中,除仿制各种实用的器物外,还有房屋、井、仓、灶、猪圈、家具等模型,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生活情况以及雕塑艺术的水平。
综合释义古代殉葬的器物。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閭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槨,极雕刻之华,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金瓶梅词话》第六回:“且説王婆拿银子来买棺材冥器。”巴金《谈自己的创作·谈<憩园>》:“但有人在门口烧纸钱、冥器,看起来教人不愉快。”冥器[míngqì]祭鬼神用的纸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金瓶梅.第六回》:「且说五婆拿银子买棺材冥器,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与妇人商议,就于武大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
汉语大词典(1).古代殉葬的器物。唐吴兢《贞观政要·俭约》:“闾阎之内或侈靡而伤风,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遂使衣衾棺椁,极雕刻之华,灵輀冥器,穷金玉之饰。”(2).多指焚化给死者的纸做的器物。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古之明器,神明之也。今之以纸为之,谓之冥器。”《金瓶梅词话》第六回:“且说王婆拿银子来买棺材冥器。”巴金《谈自己的创作·谈〈憩园〉》:“但有人在门口烧纸钱、冥器,看起来教人不愉快。”
国语辞典祭鬼神用的纸器。冥器[míngqì]⒈祭鬼神用的纸器。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金瓶梅·第六回》:「且说五婆拿银子买棺材冥器,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与妇人商议,就于武大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
辞典修订版祭鬼神用的纸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金瓶梅.第六回》:「且说五婆拿银子买棺材冥器,又买些香烛纸钱之类,归来与妇人商议,就于武大灵前点起一盏随身灯。」
英语funerary objectburial objects
其他释义也作“明器”。殉葬的器物:灵
反义词 明器
1.盛唐的宝藏、民国初年的冥器、永动机的神话,甚至探索到了另一个神秘的领域。
2.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差,所以保存至今殊为不易,而且外国人对唐三彩的式样非常喜爱,使得在拍卖会上屡获高价。
3.汉朝前,人们摹仿祭地的方式将死者生前的用物制成冥器埋于死者墓穴里。
4.地下室有一百来平方米,三只通顶固定在墙体中的铁架子,上面摆放了些古玩玉器,以冥器居多,这就是胖子的秘密仓库了。
5.孝子沿路号哭,亲戚世友擎挽幛抱冥器列队送柩,僧道高诵经咒。
6.韩虎和宣儿两人正被那天级冥器千丝束缚着,只是韩虎看起来十分虚弱,千丝不断吸食着他体内的幽冥之力和生命力,再用这些力量来束缚他,如此循环。
7.的规矩呢,无论进入谁的墓室都会给死者留下一些冥器,也给同行留碗饭吃。
8.回来时领着两个冥器店的伙计,带回许多诸如孝衣纸钱之类的丧葬用具和器物,就让他们在堂屋中布置灵堂。
9.明器也叫冥器指的墓中的随葬品。
10.郑建明说,虽然也出土了一个俑,小人手持三弦琴,很潇洒,但只发现了一件,数量这么少,不像冥器。
读音:míng
[míng]
(1)(形昏暗:幽~|晦~。
(2)(形)深奥;深沉:~思|~想。
(3)(形)糊涂;愚昧:~顽。
(4)(名)迷信的人称人死以后进入的世界;阴间:~钞|~府。
读音:qì
[qì]
(1)(动)用具:瓷~|木~|~物。
(2)(名)器官:消化~。
(3)(名)度量;才能:~量|大~晚成。
(4)(动)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