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注音】:一ㄡㄍㄨㄛˊㄨㄤˋㄕㄣ
【词性】:成语。
【简体】:忧国忘身
【繁体】:憂國忘身
词语解释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⒈忧劳国事,不顾个人安危得失。成语解释忧国忘身
辞典修订版忧劳国事,不顾自身安危得失。《晋书.卷六四.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明史.卷一七零.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出处《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其他释义忧劳国事,不顾个人安危得失。
1.“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忧国忘身的于谦,西湖文化传承中为国尽忠一直是为人称颂的主线之一。
2.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3.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
4.’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5.“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忧国忘身的于谦,西湖文化传承中为国尽忠一直是为人称颂的主线之一。(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194148/)
6.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www.chazidian.com/zj-194148/查字典造句)
7.《明史·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读音:yōu
[yōu]
(1)(形)忧愁:~烦|~惧|~闷|~戚|~伤|~心|~虑。
(2)(名)使人忧愁的事:~患|担~|分~|隐~|内~外患。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wàng
[wàng]
(动)忘记:~掉|难~。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