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口
【拼音】:guò kǒu
【注音】:ㄍㄨㄛˋㄎㄡˇ
【结构】:过(半包围结构)口(独体结构)
【简体】:过口
【繁体】:過口
词语解释过口guòkǒu。(1)下酒。过口[guòkǒu]⒈下酒。例七个人立在桶边,开了桶盖,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水浒传》英gowiththewine;
基础解释下酒。
引证解释⒈经过口中。泛指食用。引汉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是后精美异味,遂不过口。常在柩旁,耳闻叔名,目应以泪。”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郑樵食鉴》:“有一物常食性善与他物相反过口而害人者,如鮠鱼同灰肉,食之杀人。”⒉犹下酒,下饭。引《水浒传》第十六回:“七箇人立在桶边,轮替换着舀那酒喫,把枣子过口。”《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便道:‘大娘子,我从来喫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
网络解释过口过口,汉语词汇。
释义1、指经过口中,泛指食用。2、也指犹下酒,下饭。
综合释义经过口中。泛指食用。汉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是后精美异味,遂不过口。常在柩旁,耳闻叔名,目应以泪。”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郑樵食鉴》:“有一物常食性善与他物相反过口而害人者,如鮠鱼同灰肉,食之杀人。”犹下酒,下饭。《水浒传》第十六回:“七箇人立在桶边,轮替换着舀那酒喫,把枣子过口。”《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便道:‘大娘子,我从来喫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过口[guòkǒu]下酒。《水浒传.第二七回》:「大娘子,我从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也作「过酒」。
网友释义过口指经过口中,泛指食用。也指犹下酒,下饭。
汉语大词典(1).经过口中。泛指食用。汉蔡邕《为陈留太守上孝子状》:“是后精美异味,遂不过口。常在柩旁,耳闻叔名,目应以泪。”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郑樵食鉴》:“有一物常食性善与他物相反过口而害人者,如鮠鱼同灰肉,食之杀人。”(2).犹下酒,下饭。《水浒传》第十六回:“七个人立在桶边,轮替换着舀那酒吃,把枣子过口。”《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便道:‘大娘子,我从来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
国语辞典下酒。《水浒传.第二七回》:「大娘子,我从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也作「过酒」。过口[guòkǒu]⒈下酒。也作「过酒」。引《水浒传·第二七回》:「大娘子,我从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
其他释义1.经过口中。泛指食用。2.犹下酒,下饭。
1.他们不是情侣,虽然有过多次婚史的洛威尔曾想向毕肖普求婚,但从未开过口。
2.空气通过口腔和鼻孔被吸入,其中鼻孔可以通过鼻毛捕获空气中的尘埃而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
3.午睡前左上槽牙就隐隐地疼,白开水漱过口,就躺在床上看报,自然睡去。
4.她那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看人可厉害呢,红红的嘴唇,就像抹过口红一般。
5.话刚说完,经过口口相传,人群中便是开始躁动起来,一个个开始搓手跺脚。
6.不一会,储物空间在身旁出现,在自己的意愿下,储物空间正面一个脸盆大小的口子裂开,透过口子,七颗内丹影子浮现在眼前。
7.如果不通过口服补液盐或不通过静脉滴注补充体液和电解质,患者严重脱水后即会死亡。
8.非常容易引起牙颌畸形,因为开口呼吸后,空气是通过口腔进入的,这样的气流会引起颌盖高拱,气流会起到向前凸的力,使口唇闭不合,颌盖高拱,上颌前突。
9.所有过口货物必须报关。
10.你有没有过口误而即刻后悔的时候?
读音:guò,guo,guō
[guò]
[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 guō ]1. 姓。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