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关会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关会

关会

【拼音】:guān huì

【注音】:ㄍㄨㄢㄏㄨㄟˋ

【结构】:关(上下结构)会(上下结构)

【简体】:关会

【繁体】:關會

解释

词语解释1.行文知照。2.泛指通知。3.关系到;涉及。4.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关会[guānhuì]⒈行文知照。⒉泛指通知。⒊关系到;涉及。⒋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

基础解释行文知照。泛指通知。关系到;涉及。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

引证解释⒈行文知照。引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寻令拆辩拣择,其字文模糊尤甚,十居二三,见已关会诸处,别议措置。”《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又行文关会浮梁县查究妇人尸首来歷。”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国初与俄罗斯立约往来,不强之修表纳贡。彼此关会,不用詔旨,惟理藩院行文於其玛玉斯衙门,如有司咨牒状。”⒉泛指通知。引清宋永岳《志异续编·徐思》:“不知何日移居,竟不关会。”清天宝宫人《孽海花》第三幕:“一面使人关会三合会,彼此相应,庶不至轻率僨事。”⒊关系到;涉及。引宋陶穀《清异录·鬼》:“﹝赤幘紫衣人﹞隶蓬莱下宫西臺。此来南岳。关会一人阴德增减耳。”《红楼梦》第一〇一回:“爷把现成儿的也不知吃了多少,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⒋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引宋吴自牧《梦粱录·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则出军先散处,发关会及衣装。”《元典章·户部六·伪钞》:“贼徒不悛旧恶,窥见亡宋关会纸色粉青,復行纠合无籍譁民收买,转行添插颜料,抄成钞底,印造伪钞。”明陶宗仪《辍耕录·檄》:“世皇下江南檄,枚举贾似道无君之罪……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益涌。”

网络解释关会解释:

综合释义行文知照。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寻令拆辩拣择,其字文模糊尤甚,十居二三,见已关会诸处,别议措置。”《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又行文关会浮梁县查究妇人尸首来歷。”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国初与俄罗斯立约往来,不强之修表纳贡。彼此关会,不用詔旨,惟理藩院行文於其玛玉斯衙门,如有司咨牒状。”泛指通知。清宋永岳《志异续编·徐思》:“不知何日移居,竟不关会。”清天宝宫人《孽海花》第三幕:“一面使人关会三合会,彼此相应,庶不至轻率僨事。”关系到;涉及。宋陶穀《清异录·鬼》:“﹝赤幘紫衣人﹞隶蓬莱下宫西臺。此来南岳。关会一人阴德增减耳。”《红楼梦》第一○一回:“爷把现成儿的也不知吃了多少,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宋吴自牧《梦粱录·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则出军先散处,发关会及衣装。”《元典章·户部六·伪钞》:“贼徒不悛旧恶,窥见亡宋关会纸色粉青,復行纠合无籍譁民收买,转行添插颜料,抄成钞底,印造伪钞。”明陶宗仪《辍耕录·檄》:“世皇下江南檄,枚举贾似道无君之罪……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益涌。”宋朝开始使用的关子、会子等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

汉语大词典(1).行文知照。宋叶适《淮西论铁钱五事状》:“臣寻令拆辩拣择,其字文模糊尤甚,十居二三,见已关会诸处,别议措置。”《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又行文关会浮梁县查究妇人尸首来历。”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国初与俄罗斯立约往来,不强之修表纳贡。彼此关会,不用诏旨,惟理藩院行文于其玛玉斯衙门,如有司咨牒状。”(2).泛指通知。清宋永岳《志异续编·徐思》:“不知何日移居,竟不关会。”清天宝宫人《孽海花》第三幕:“一面使人关会三合会,彼此相应,庶不至轻率偾事。”(3).关系到;涉及。宋陶谷《清异录·鬼》:“﹝赤帻紫衣人﹞隶蓬莱下宫西台。此来南岳。关会一人阴德增减耳。”《红楼梦》第一○一回:“爷把现成儿的也不知吃了多少,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4).宋代纸币关子、会子的并称。宋吴自牧《梦粱录·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则出军先散处,发关会及衣装。”《元典章·户部六·伪钞》:“贼徒不悛旧恶,窥见亡宋关会纸色粉青,复行纠合无籍哗民收买,转行添插颜料,抄成钞底,印造伪钞。”明陶宗仪《辍耕录·檄》:“世皇下江南檄,枚举贾似道无君之罪……夺土田而无地可耕,变关会而物价益涌。”

国语辞典宋朝开始使用的关子、会子等纸币。关会[guānhuì]⒈宋朝开始使用的关子、会子等纸币。引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

辞典修订版宋朝开始使用的关子、会子等纸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恩霈军民》:「如三司招军补额之时,每刺一卒,官给关会一二封,衣装七事件。」

关会造句更多 >>

1.负责安委会办公室日常工作,承办安委会有关会议、会议纪要、简报工作。

2.诸如此类情况在企业中并不少见,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有可能会通过金融资产归类来调节企业利润及相关会计指标,使会计信息质量大打折扣,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3.最后,我还要讨论另一个有关会话对象最佳大小的常见问题,但我的一位同事上个月在这个专栏中捷足先登。

4.总机构组织在中国召开与商务洽谈或签订合同等贸易活动无关的研讨会,由常驻代表机构垫付的有关会议场地的租金。

5.排关工应当经过林业部门培训,持有合格证件。游览排筏驾驶人员的管理,由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规定。

6.线性回归模型误差项自相关会使通常的方差估计量出现偏差,而基于通常的方差估计量的统计检验和推断预测也就变得不可靠。

7.此类手术后遗症多与椎间笼体积较小、不对位摆置、小面关节全切除、缺乏后位固定及感染有关,会使椎间融骨器移位。

8.文章以反倾销诉讼前、反倾销诉讼时以及反倾销终裁后这三个阶段为主线,分别就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反倾销中涉及到的有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9.并改进相关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10.记者从天津市检察院获悉,本市检察机关会同监管部门在监改场所推行“在押人员心理咨询诊疗室”。

字义分解

读音:guān

[guān]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

读音:huì,kuài

[huì]

[ huì ]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 kuài ]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

关会相关成语

关会相关词语

上一个:关境

下一个:关览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