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
【拼音】:jīng háng
词语解释通称“大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的吴国在今苏北境内开凿连接江、淮的邗沟。7世纪初隋代扩展成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杭州、北至今北京的运河系统。13世纪末元代建成直接连结京、杭的运河航线。历史上为南粮北运要道,对中国东部地区南北的经济联系起了重要作用。⒈通称“大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的吴国在今苏北境内开凿连接江、淮的邗沟。7世纪初隋代扩展成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杭州、北至今北京的运河系统。13世纪末元代建成直接连结京、杭的运河航线。历史上为南粮北运要道,对中国东部地区南北的经济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网友释义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
1.不仅是京杭运河枣庄段水量减少,受旱情影响,山东多处水库、塘坝、湖泊蓄水量都明显减少。
2.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
3.徐州是南北东西交通要道,素有五省通徐之称,不仅京杭运河穿城而过,从东海贩往西部的私盐也必经此地。
4.他在位期间,穷奢极侈,荒淫无度,花费大量金钱去开通京杭运河。
5.杭州市内河港航管理处义桥港航管理所是船只进入杭州北大门的第一站,同时也是京杭运河的起运港和到达港,每天往返该港口的船只一般在200艘左右。
6.该项目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206国道纵穿全境,距京福高速出口仅1公里,京杭运河穿境18.1公里。
7.据介绍,黄河以北段的京杭运河断航30多年、河道淤塞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8.21日起,京杭运河宿迁段全面断航,数千船舶滞留,数百艘重载船舶搁浅。
9.京杭运河沟通段(三堡船闸附近),昨天开来两艘装满水的大船,搭起的架子还顶住了家门口的水湘桥。
10.9月24日夜23时许,承德路京杭运河大桥左幅中跨开始合龙。
读音:jīng
[jīng]
(1)(名)首都:~城|~师。
(2)(名)指我国首都北京:~剧。
(3)(名)(Jīnɡ)姓。
读音:háng
[háng]
(1)(名)指杭州。
(2)(Hánɡ)姓。
读音:yùn
[]
(1)(动)运动。
(2)(动)搬运;运输。
(3)(动)运用。
(4)(Yùn)姓。
读音:hé
[]
(1)(名)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流|内~|运~|护城~。
(2)(名)指银河系:~外星系。
(3)(名)特指黄河:~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