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
【拼音】:liù shí jiǎ zǐ
【注音】:ㄌ一ㄡˋㄕˊㄐ一ㄚˇㄗˇ
【简体】:六十甲子
【繁体】:六十甲子
词语解释1.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2.六十岁。3.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六十甲子[liùshíjiǎzǐ]⒈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⒉指人满六十岁。⒊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引证解释⒈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⒉指人满六十岁。引古华《醒醒老爹》:“老话讲六十甲子打转身,是大寿。”⒊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网络解释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综合释义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六十岁。古华《醒醒老爹》:“老话讲六十甲子打转身,是大寿。”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
国语辞典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liùshíjiǎzǐ]⒈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称为「六十甲子」。⒉六十岁。
辞典修订版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岁。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岁。
其他释义1.以天干和地支按顺序相配﹐从'甲子'起﹐到'癸亥'止﹐满六十为一周﹐称为'六十甲子'。亦称'六十花甲子'。2.指人满六十岁。3.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1.六十甲子,天干地支,纳音律吕,风侯角征,八字六爻,阴阳地师,兵家百战,医巫民俗,没有贯通的,形成了一张文化的脉络。
2.马年就是丙午年,丙午年就是马年,六十甲子轮流转,十二生肖来回排,今年马年,明年就轮到羊年了撒!
3.八千里江山云和月,九十载岁月风和雨,六十甲子国家昌盛,五十六民族齐唱和谐,党的九十华诞之时,共祝祖国更强,党更盛!
4.八千里江山云和月,九十载岁月风和雨,六十甲子国家昌盛,五十六民族齐唱和谐,党的九十华诞之时,共祝祖国更强,党更盛!(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235857/)
5.六十甲子,天干地支,纳音律吕,风侯角征,八字六爻,阴阳地师,兵家百战,医巫民俗,没有贯通的,形成了一张文化的脉络。(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35857/造句)
读音:liù
[li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jiǎ
[jiǎ]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