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惊扰
【拼音】:zì xiāng jīng rǎo
【注音】:ㄗˋㄒ一ㄤㄐ一ㄥㄖㄠˇ
【词性】:成语。
【简体】:自相惊扰
【繁体】:自相驚擾
词语解释自己人互相惊吓搅扰。自相惊扰[zìxiāngjīngrǎo]⒈自己人互相惊吓搅扰。
综合释义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切切此布。◎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自相惊扰[zìxiāngjīngrǎo]修订本参考资料:彼此互相惊吓,致使人人不安。如:「大家皆有义务制止不实的谣言,而不应以讹传讹,自相惊扰。」
国语辞典彼此互相惊吓,致使人人不安,如:「大家皆有义务制止不实的谣言,而不应以讹传讹,自相惊扰。」自相惊扰[zìxiāngjīngrǎo]⒈彼此互相惊吓,致使人人不安。例如:「大家皆有义务制止不实的谣言,而不应以讹传讹,自相惊扰。」成语解释自相惊扰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彼此互相惊吓,致使人人不安,如:「大家皆有义务制止不实的谣言,而不应以讹传讹,自相惊扰。」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其他释义自己人互相惊动,引起骚乱。
1.伪军、民团谈虎变色,自相惊扰,不见八路军的影子就纷纷逃散,沿途惊叫“八路军来了!”。
2.惟希各国侨民,各安其业,切勿自相惊扰。
3.希望我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
4.常常自相惊扰,不时调整兵力,变换。
5.这个成语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6.辽军中自相惊扰,说晋大军来了。
7.大家都很安静,我们何必自相惊扰。
8.民团谈虎变色,自相惊扰,不见八路军的影子就纷纷逃散,沿途惊叫:“八路军来了!”。
9.你们要相信蒋委员长,相信政府不可听信谣言,自相惊扰。
10.民团谈虎变色,自相惊扰,不见八路军的影子就纷纷逃散,沿途惊叫:“八路军来了!”。(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读音:zì
[zì]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读音:xiāng,xiàng
[xiāng]
[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 xiàng ]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读音:jīng
[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
读音:rǎo
[rǎo]
(1)(动)扰乱;搅扰:干~|打~。
(2)(动)〈书〉混乱:纷~。
(3)(动)客套话;因受人款待而表示客气:我~了他一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