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马坑
【拼音】:xiàn mǎ kēng
【注音】:ㄒ一ㄢˋㄇㄚˇㄎㄥ
【结构】:陷(左右结构)马(独体结构)坑(左右结构)
【繁体】:陷馬坑
词语解释1.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陷马坑[xiànmǎkēng]⒈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
基础解释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
引证解释⒈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引唐李靖《李卫公兵法·攻守战具》:“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籤。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网络解释陷马坑陷马坑是一个汉语词汇,音xiànmǎkēnɡ,是一种防御工事,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
综合释义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唐李靖《李卫公兵法·攻守战具》:“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籤。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汉语大词典一种防御工事。在要隘处掘土为坑,以陷敌方人马。唐李靖《李卫公兵法·攻守战具》:“陷马坑长五尺,阔一尺,深三尺,坑中埋鹿角枪、竹签。其坑似亚字相连,状如钩锁,以草及细尘覆其上,军城营垒要路皆设之。”
1.在半明半暗的月光下,只见密密麻麻的曹军士兵在旷野里没命奔逃,不少人惨叫一声,重重摔倒在地,这是踩中了陷马坑,被藏在坑中的锋利竹签刺穿了脚掌。
读音:xiàn
[xiàn]
(1)(名)陷阱。
(2)(动)掉进(泥土等松软的物体里)。
(3)(动)凹进:他的眼窝深~。
(4)(动)陷害:诬~。
(5)(动)被攻破;被占领:失~|攻~|沦~。
(6)(名)缺点:缺~。
读音:mǎ
[mǎ]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读音:kēng
[kēng]
(1)(名)(~儿)洼下去的地方。
(2)(名)(名)地洞;地道:~道|矿~。
(3)(名)(动)古时指活埋人:~杀|焚书~儒。
(4)(名)(动)坑害:~人。
(5)(名)(Kē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