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不拒
【拼音】:lái zhě bù jù
【注音】:ㄌㄞˊㄓㄜˇㄅㄨˋㄐㄨˋ
【词性】:形容词、成语。
【简体】:来者不拒
【繁体】:來者不拒
词语解释来者不拒láizhě-bùjù。(1)凡是来的一律不予拒绝。
基础解释来者:来的人或物。拒:拒绝。指凡是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一概不拒绝。
引证解释⒈亦作“来者勿拒”。引语出《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综合释义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
汉语大词典凡是来的都不拒绝。语出《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弟子就学者不知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亦作“来者勿拒”。《公羊传·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汉何休注:“来者勿拒,去者勿追。”
国语辞典原指对于所要求的一概不拒绝。《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弟子就学者不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后指对方送上门来的全部接受。《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鲜衣美饰,或假作家妓,或伪称侍儿,遣人慇慇懃懃的送来。裴晋公来者不拒,也只得纳了。」
辞典修订版原指对于所要求的一概不拒绝。《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弟子就学者不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后指对方送上门来的全部接受。《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鲜衣美饰,或假作家妓,或伪称侍儿,遣人殷殷懃懃的送来。裴晋公来者不拒,也只得纳了。」
辞典简编版对于他人的要求一概不拒绝。 【造句】对工作要求要量力而为,不能来者不拒,否则会累死。凡是对方送来的东西全部接受。 【造句】对于追求者送的礼物,她总是来者不拒,其实这很容易造成误解。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原指对于所要求的一概不拒绝。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七回:弟子就学者不多少,先生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后指对方送上门来的全部接受。喻世明言˙卷九˙裴晋公义还原配:鲜衣美饰,或假作家妓,或伪称侍儿,遣人殷殷懃懃的送来。裴晋公来者不拒,也只得纳了。
出处《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其他释义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1.管他什么斗,咱们来者不拒!!看小白领一手玩宅斗,一手编织锦绣前程!!!
2.三大学院最初倒是本着开门办学的原则,来者不拒。
3.王老师总是热心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他从来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4.在漂亮女粉丝邀约下,王祖蓝竟然体力值神奇爆满一同训练,面对合照要求也来者不拒,这让岳父母有些不满。
5.总之南明的做法就是来者不拒,只要是你北边来的人家都收,至于你想移民海外那也没什么,而且人家还很高兴的鼓励你移民这些新兴的华人国家去。
6.爱情产生的原因千奇百怪,青春期激素躁动的时候撞上一个女孩若有所思的眼神,如同坠入冰窟的人生低谷拉住一双温暖的手,谈婚论嫁的当口遇见一个条件适合的人--爱情来者不拒,只要它合适的嵌入彼时你心中的缺口。八月长安
7.地道的广州人亦渐渐改变着惟粤菜至尊的观念,而且秉承了广东人历来的兼容并蓄、广采博收的人文精神,对外来菜非但来者不拒,反而愈加受用。
8.南极章鱼的食谱宽泛,从蛤蚌到鱼类皆来者不拒。捕猎时,章鱼先用触须抓住猎物,然后用毒液杀死它们,其捕猎过程和毒蛇很相像。
9.权德舆天下文宗,三知贡举,门人弟子遍布朝野,今天的宴会上就有不少他的门生,权德舆今天的心情也不是一般的好,来者不拒,豪爽之气赢得满堂喝彩。
10.爱情产生的原因千奇百怪,青春期激素躁动的时候撞上一个女孩若有所思的眼神,如同坠入冰窟的人生低谷拉住一双温暖的手,谈婚论嫁的当口遇见一个条件适合的人--爱情来者不拒,只要它合适的嵌入彼时你心中的缺口。八月长安。
读音:lái
[lái]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读音:zhě
[zhě]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jù
[jù]
(1)(动)抵抗;抵挡:抗~|~敌。
(2)(动)拒绝:来者不~|~不执行|~谏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