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邮票
【拼音】:dà lóng
词语解释1878年8月15日(具体发行日期迄今为止未见记载,一般认为大龙邮票的最早发行日期为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这套邮票共3枚,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⒈中国第一套邮票。1878年发行。图案正中是一条蟠龙。全套共三枚,邮票面值以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黄色)。
其他释义中国第一套邮票。1878年发行。图案正中是一条蟠龙。全套共三枚,邮票面值以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三分银(红色)、五分银(黄色)。
1.据介绍,“红印花”系列珍邮和大龙邮票、小龙邮票等都属于中国古典邮票中的珍品,颇受藏家关注,近年升值幅度也较大。
2.当年7月,他们又发行了大龙邮票,中国近代邮政自此发端。
3.在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今天迎来135周岁生日。
4.“红印花”和“大龙”邮票距今有近150年历史,可谓中国邮坛的鼻祖。
5.?夏衍的邮票收藏中最重要的是清代邮票,包括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
6.大龙邮票1分银横双连无齿样票,带上右直角边,少见,上中品。
7.在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今天迎来135周岁生日。www.chazidian.com/zj-94321/造句
8.?夏衍的邮票收藏中最重要的是清代邮票,包括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大龙邮票造句]
读音:dà,dài
[dà]
[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yóu
[]
(1)(动)邮寄;邮汇:上月给家里~了二十元。
(2)(形)有关邮务的:~包|~车|~费|~件|~局|~票|~亭|~筒。
读音:piào
[]
1. 纸币,通货:钞票。票子。票额。
2. 印的或写的凭证:票据。票证。股票。车票。选票。
3. 非职业演戏:票戏。票友。
4. 量词,相当于“批”:一票货物。
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票儿。撕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