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斗
【拼音】:hú dòu
【注音】:ㄏㄨˊㄉㄡˇ
【结构】:斛(左右结构)斗(独体结构)
【繁体】:斛鬥
词语解释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指代粮食。
基础解释亦作/'斛?/'。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指代粮食。
引证解释⒈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引《宋书·律历志上》:“器有大小,故定以斛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其七酘以前,每欲酘时,酒薄霍霍者,是麴势盛也……虽势极盛,亦不得过次前一酘斛斗也。”⒉指代粮食。引唐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臣今所徵斛斗并请成合,草并请成分,钱并请成文。”
网络解释斛斗斛斗,词语,读作“húdòu”,指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
综合释义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宋书·律历志上》:“器有大小,故定以斛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其七酘以前,每欲酘时,酒薄霍霍者,是麴势盛也……虽势极盛,亦不得过次前一酘斛斗也。”指代粮食。唐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臣今所徵斛斗并请成合,草并请成分,钱并请成文。”斛斗[húdòu]
汉语大词典(1).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宋书·律历志上》:“器有大小,故定以斛斗。”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笨曲并酒》:“其七酘以前,每欲酘时,酒薄霍霍者,是曲势盛也……虽势极盛,亦不得过次前一酘斛斗也。”(2).指代粮食。唐元稹《论当州朝邑等三县代纳夏阳韩城两县率钱状》:“臣今所徵斛斗并请成合,草并请成分,钱并请成文。”
其他释义1.亦作'斛?'。2.斛与斗。皆粮食量器名。十升为斗,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为斛。3.指代粮食。
1.天下州府常平、义仓等斛斗,请准旧例减估出粜,但以石数奏申,有司更不收管,州县得专达以利百姓。
2.所以老小才怀疑大师初次经营粮食,大师你的木斛、斗筲选错啦。
3.孔亮不识高低,便去抵敌,吃他一枪对心窝里刺个正着,翻斛斗撞下马去,一道灵魂回梁山泊去了。
4.一个卖艺人能在绳子上跳舞,荡大秋鞑、大斛斗等.
5.义仓等斛斗,请准旧例减估出粜,但以石数奏申,有司更不收管,州县得专达以利百姓。[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28264/造句网]
6.义仓等斛斗,请准旧例减估出粜,但以石数奏申,有司更不收管,州县得专达以利百姓。(查字典www.chazidian.com斛斗造句)
读音:hú
[hú]
(名)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半为斛。
读音:dǒu,dòu
[dòu]
[ dǒu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
2. 量粮食的器具: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
3. 形容小东西的大:斗胆。
4. 形容大东西的小:斗室。
5. 像斗的东西:斗车。斗笠。斗篷。熨斗。
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
7. 特指“北斗星”:斗折蛇行。
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
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
10. 古同“陡”,突然。
[ dòu ]1. 对打:斗殴。战斗。
2. 比赛胜负,争胜: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
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斗牛。斗蟋蟀。
4. 拼合,对准,凑近:斗眼。
5. 古同“逗”,逗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