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微
【拼音】:shí wēi
【注音】:ㄕˊㄨㄟ
【结构】:识(左右结构)微(左中右结构)
【繁体】:識微
词语解释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
基础解释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
引证解释⒈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引《易·繫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汉刘向《说苑·杂言》:“故箕子弃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明张纶《林泉随笔》:“盖无平不陂,无往不復,盛衰无常,吉凶靡定,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五:“今世识微之士,谓俄罗斯将达於彼岸之时不远矣。”
网络解释识微识微是汉语词汇,拼音shíwēi,出自《易·系辞下》。
综合释义《易·繫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汉刘向《说苑·杂言》:“故箕子弃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明张纶《林泉随笔》:“盖无平不陂,无往不復,盛衰无常,吉凶靡定,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五:“今世识微之士,谓俄罗斯将达於彼岸之时不远矣。”识微[shíwēi]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
汉语大词典《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汉刘向《说苑·杂言》:“故箕子弃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明张纶《林泉随笔》:“盖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盛衰无常,吉凶靡定,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五:“今世识微之士,谓俄罗斯将达于彼岸之时不远矣。”
其他释义1.《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物之望。'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
1.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于君乎?今王朝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足自愧!臣闻范蠡识微,浮于五湖;舅犯谢罪,逡巡河上。
2.朦胧中,这一幕似曾相识。微风轻拂的柳树。青竹般秀逸潇洒的男子。沉静的等待的姿态。顾漫
3.王京生表示,各级部门将秉持“织博为民”的自觉意识、“微博问政”的民主意识,“博文约礼”的角色意识,“公之于博”的公开意识做好官方微博的运营。(www.chazidian.com/zj-350942/造句)
4.王京生表示,各级部门将秉持“织博为民”的自觉意识、“微博问政”的民主意识,“博文约礼”的角色意识,“公之于博”的公开意识做好官方微博的运营。【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shí,zhì
[shí]
[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读音:wēi
[wēi]
(1)(形)细小;轻微:~小|~弱。
(2)(形)(某些计量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米|~分。
(3)(形)衰落:寒~|低~。
(4)(形)精深奥妙:~观|~言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