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对
【拼音】:biǎn duì
【注音】:ㄅ一ㄢˇㄉㄨㄟˋ
【结构】:匾(半包围结构)对(左右结构)
【繁体】:匾對
词语解释匾额和对联。匾对[biǎnduì]⒈匾额和对联。
引证解释⒈匾额和对联。引《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登岸行,十里至万佛寺看石坝,又三十里诣汉神庙掛匾对。”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避暑山庄前后七十二景,匾对皆先朝宸翰。”沙汀《酒后》:“乡长已经把家里二三十副匾对收检起了!而且托人在龙洞山找房子,准备将来拖上山打游击。”
网络解释匾对匾对是汉语词语,拼音是biǎnduì,指匾额和对联。
综合释义匾额和对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七月二十三日》:“清晨登岸行,十里至万佛寺看石坝,又三十里诣汉神庙掛匾对。”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避暑山庄前后七十二景,匾对皆先朝宸翰。”沙汀《酒后》:“乡长已经把家里二三十副匾对收检起了!而且托人在龙洞山找房子,准备将来拖上山打游击。”
其他释义1.匾额和对联。
1.成为国家级基地,使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纳入了国家的整体布局,并能获得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牌匾”对厦门来说堪称价值千金。
2.如新居落戚,往往送匾对;乔迁、开业的送大红喜联,也有送匾曲。[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27658/匾对造句]
读音:biǎn
[biǎn]
(1)(名)挂在门上或墙上的长方形横木牌;上面有题字。
(2)(名)用竹篾编成的器具;用来养蚕盛粮食等。
读音:duì
[duì]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