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集
【拼音】:fá tán jí
【繁体】:伐檀集
【拼音】:fá tán jí
词语解释书名。宋、黄庶撰。庶庭坚之父,集分诗文各一卷。诗古体则力拟昌黎,戛戛独造,实开江西宗派之先。文格亦疏峻洁,不屑为纤穠之词。见《四库提要·集部·别集类》
网友释义别集名。北宋黄庶作。二卷。向附刻于其子黄庭坚《山谷集》后,清修《四库全书》,始单行。单行本另有近人李之鼎辑《宋人集》丁编本。清乾隆间曹庭栋辑《宋百家诗存》本一卷,为节选本。
读音:fá
[fá]
(1)(动)砍:~树。
(2)(动)攻打:讨~。
读音:tán
[tán]
(1)(名)乔木;木质坚硬;用来制造家具;农具和乐器也叫青檀。
(2)(名)(Tán)姓。
读音:jí
[jí]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