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
【拼音】:tǔ mù
【注音】:ㄊㄨˇㄇㄨˋ
【词性】:名词。
【结构】:土(独体结构)木(独体结构)
【简体】:土木
【繁体】:土木
词语解释土木tǔmù(1)建筑工程,也指建筑方面的铺张浪费例土木之误。——清·张廷玉《明史》英building;construction
基础解释(名)指土木工程:大兴~。
引证解释⒈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引《国语·晋语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起土木於凌霄,构丹緑於棼橑。”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务农》:“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清刘大櫆《游万柳堂记》:“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⒉指坟墓和棺材。引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⒊谦辞,用作自称。引语本《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博》:“赠我百餘言,升堂出而示。土木朽且陋,黼黻谬增賁。”⒋地名。参见“土木堡”。引《明通鉴·英宗正统十四年》:“辛酉,车驾至土木。”
网络解释土木土木,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语出《国语·晋语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
综合释义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国语·晋语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起土木於凌霄,构丹緑於棼橑。”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务农》:“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清刘大櫆《游万柳堂记》:“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指坟墓和棺材。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谦辞,用作自称。语本《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博》:“赠我百餘言,升堂出而示。土木朽且陋,黼黻谬增賁。”地名。《明通鉴·英宗正统十四年》:“辛酉,车驾至土木。”参见“土木堡”。
汉语大词典(1).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国语·晋语九》:“志有之曰:‘高山峻原,不生草木;松柏之地,其土不肥。’今土木胜,臣惧其不安人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起土木于凌霄,构丹绿于棼橑。”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务农》:“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清刘大櫆《游万柳堂记》:“穷极土木之工,而无所爱惜。”(2).指坟墓和棺材。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3).谦辞,用作自称。语本《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宋范仲淹《酬和黄太博》:“赠我百馀言,升堂出而示。土木朽且陋,黼黻谬增贲。”(4).地名。《明通鉴·英宗正统十四年》:“辛酉,车驾至土木。”参见“土木堡”。
国语辞典建筑工程。
辞典修订版建筑工程。《抱朴子.外篇.诘鲍》:「起土木于凌霄,构丹绿于棼橑。」《后汉书.卷三零下.郎顗传》:「又西苑之设,禽畜是处,离房别观,本不常居,而皆务精土木,营建无已。」不加文饰。《新唐书.卷一一五.郝处俊传》:「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傅经文。」
辞典简编版建筑方面的工事。 【造句】大兴土木
英语elecampanecivil engineerCEcivilgabioncivil engineeringcivil worksbuild largely
其他释义1.土木工程,建筑工程。2.指坟墓和棺材。3.谦辞,用作自称。语本《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4.地名。即土木堡。
1.与常规闸坝相比,橡胶坝用胶布代替了自古以来筑坝的土、木、钢、石等建筑材料。
2.这显忠祠是大明朝廷为土木堡之战罹难将士祭祀亡灵所建,一座牌坊,连着破败的三重大殿。
3.她所在的土木工程系有测量实习,经常在户外搞测量,早上背着测量仪、平板仪,带着干粮和水壶出发;晚上顶着星星回来,在油灯下整理数据。
4.条款,即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颁布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款。
5.我对土木工程的热爱,要回朔到我小时候在父母的小型营造厂帮忙的时候。
6.许多老房子消失了,校园里正在大兴土木。老房子留在照片里,我们呢?我们也能留在照片里吗?包括那些做作的微笑和夸张的""形手势?
7.在重建崇圣寺的过程中,很多考古专家都进入了工地,他们希望借着这次大动土木的机会,寻找到传说中巨大的宝藏,但现实的情况却令所有人大失所望。
8.合抱之木,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木,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土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9.越军在老街外围构筑了大量堑壕、永备性掩蔽部和土木质发射点,并对我主要目标和前进道路做好了射击准备。
10.此战还有围魏救赵,官渡之战,火烧赤壁,淝水之战,黄天荡之战,万历援朝战争,赤嵌之战,萨尔浒之战,土木之变等战役。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