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
【拼音】:sān zōng
【注音】:ㄙㄢㄗㄨㄥ
【结构】:三(独体结构)宗(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指黄帝﹑唐尧﹑虞舜。2.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宗[sānzōng]⒈指黄帝、唐尧、虞舜。⒉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基础解释指黄帝﹑唐尧﹑虞舜。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引证解释⒈指黄帝、唐尧、虞舜。引宋苏辙《历代论二·汉昭帝》:“故吾论三宗享国长久,皆学道之力。至汉昭帝,惜其有过人之明,而莫能导之以学。”⒉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引郭沫若《访翠亨村》诗:“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
网络解释三宗1.殷商三宗:殷商三宗:太宗大甲、中宗大戊(一说祖乙)、高宗武丁。2.三宗指的是南北朝宋、齐时代名士周颙所立的三宗。周颙是个佛教学者,信仰佛教,曾做官于宋、齐二代,对佛教很有研究。他把当时佛教产生的学术思想,概括地归纳为三宗。作《三宗论》,有名于世。三宗的要义,是在解释空的含义不同而分宗不同。3.文学史上的三宗有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综合释义指黄帝、唐尧、虞舜。宋苏辙《历代论二·汉昭帝》:“故吾论三宗享国长久,皆学道之力。至汉昭帝,惜其有过人之明,而莫能导之以学。”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郭沫若《访翠亨村》诗:“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
汉语大词典(1).指黄帝、唐尧、虞舜。宋苏辙《历代论二·汉昭帝》:“故吾论三宗享国长久,皆学道之力。至汉昭帝,惜其有过人之明,而莫能导之以学。”(2).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郭沫若《访翠亨村》诗:“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
1.帝皇级墓园和天价骨灰盒、高价哭坟、“雷人”祭品,最近被人们称为清明殡葬“三宗罪”。
2.枯木,你抢九窍金丹,灭丹门满门,身为三宗门分支流派掌门,却做出这等凶残之事,我松岩今日来清理门户!
3.上述三宗大案的判决,对戈尔来说,是先忧后喜。
4.今年至目前为止共录得三宗婴儿透过母体感染爱滋病个案,令此类个案数目增至九宗。
5.,阿美随手拈来邓紫棋的三宗罪,与大家共勉。
6.蒋洁敏被控涉受贿等三宗罪今日在湖北开庭审理汉江中院微博。
7.制教又可分为实法宗、假名宗、圆教宗三宗。
8.不知道李宗主是否同意我等的建议,将双星洲的所有权移让出来,让我们三宗联合监管。
9.三宗四派是无妄境最大的七个门派,门内高手不绝,移山填海,摘星拿月之辈也不是没有,可谓之神仙也。
10.天下有三宗,天宗,以张角率领的太平道教为主,分布在北方,擅长行兵布阵;墨宗,分布江南,擅长陷阱机关;秘宗,西南苗疆,擅长暗杀。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zōng
[zōng]
(1)(名)祖宗:列祖列~。
(2)(名)家族;同一家族:~庙|~室|~弟|~兄|~族。
(3)(名)宗派;派别:正~|~派主义。
(4)(名)宗旨:开~明义|万变不离其~。
(5)(动)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工~的是梅派。
(6)(名)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
(7)(量)一~心事|一~大案。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