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浮尸
【拼音】:liú xuè fú shī
【繁体】:流血浮尸
【拼音】:liú xiě fú shī
词语解释⒈ 形容作废极大。⒈形容作废极大。
基础解释意思是形容伤亡极大。
国语辞典⒈ 形容伤亡很多。引:汉·袁康《越绝书·卷一〇·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十二》:「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流血浮尸[liúxiěfúshī (又音)liúxuèfúshī]⒈形容伤亡很多。引汉·袁康《越绝书·卷一〇·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十二》:「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成语解释流血浮尸
辞典修订版形容伤亡很多。汉.袁康《越绝书.卷一零.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十二》:「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形容伤亡很多。汉˙袁康˙越绝书˙卷十˙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十二: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形容伤亡极大。
其他释义形容作废极大。
1.两军杀到圣德殿前广场上,势若轰天,流血浮尸。
读音:liú
[liú]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
读音:xiě,xuè
[xuè]
[ xuè ]1.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大多为红色,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压。血糖。血迹。血汗。血泪。血洗。血书。血雨腥风。血海深仇。
2.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血统。血缘。
3. 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方刚。
[ xiě ]1.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读音:fú
[fú]
(1)(动)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
(2)(动)〈方〉在水里游:他一口气~到对岸。
(3)(形)在表面上的:~皮|~面|~土。
(4)(形)可移动的:~财。
(5)(形)暂时的:~记|~支。
(6)(形)轻浮;浮躁:他人太~;办事不踏实。
(7)(形)空虚;不切实:~名|~夸。
(8)(形)超过;多余:人~于事|~额。
读音:shī
[shī]
(1)(名)尸首;死人的身体。
(2)(名)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名)不做事情;空占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