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字
【拼音】:sǐ zì
【繁体】:死字
【拼音】:sǐ zì
网友释义死文字又称死字,是指在古代使用过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到了现代失传,不再使用的文字,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用于书写的书面文字,不包括语言。
辞典修订版已经废弃不通用的字,如:「玉篇中有许多字在今日已成为死字了。」也称为「死文字」。
读音:sǐ
[sǐ]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