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
【拼音】:míng dé
【注音】:ㄇ一ㄥˊㄉㄜˊ
【结构】:明(左右结构)德(左右结构)
【简体】:明德
【繁体】:明德
词语解释明德míngdé。(1)美德。明德[míngdé]⒈美德。例明德茂亲。——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英pleasantvirtue;
基础解释美德明德茂亲。——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引证解释⒈光明之德;美德。引《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问伯父。”《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宋曾巩《谢雨文》:“吏无明德,但知告其困急於神。神既赐之,其尚终惠。”清孙枝蔚《春木》诗之四:“愿崇明德,以娱高年。”⒉指才德兼备的人。引《诗·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串夷载路。”朱熹集传:“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餘生幸已多,矧迺值明德。”⒊彰明德行。引《管子·君臣下》:“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姦,昭公灭私也。”《荀子·成相》:“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唐李德裕《授张仲武招抚使制》:“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
网络解释明德(汉语词语)明德,光明之德。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qin)民,在止于至善。
综合释义光明之德;美德。《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问伯父。”《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宋曾巩《谢雨文》:“吏无明德,但知告其困急於神。神既赐之,其尚终惠。”清孙枝蔚《春木》诗之四:“愿崇明德,以娱高年。”指才德兼备的人。《诗·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串夷载路。”朱熹集传:“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餘生幸已多,矧迺值明德。”彰明德行。《管子·君臣下》:“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姦,昭公灭私也。”《荀子·成相》:“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唐李德裕《授张仲武招抚使制》:“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明德[míngdé]美德,崇高的德性。 【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大学》)
网友释义明德,汉语词汇。拼音:míngdé释义:光明之德;美德。链接:《大学》是儒家谈论大学教育的文章。所谓大学,就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大人之学。全文共十章,相传“明德”所在的第一章为孔子的观点,曾子述之,后九章为曾子之意。全文由曾子门徒所记。
汉语大词典(1).光明之德;美德。《逸周书·本典》:“今朕不知明德所则,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礼乐所生,非不念而知,故问伯父。”《史记·五帝本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宋曾巩《谢雨文》:“吏无明德,但知告其困急于神。神既赐之,其尚终惠。”清孙枝蔚《春木》诗之四:“愿崇明德,以娱高年。”(2).指才德兼备的人。《诗·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串夷载路。”朱熹集传:“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陈琳》:“馀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3).彰明德行。《管子·君臣下》:“此先王所以明德圉奸,昭公灭私也。”《荀子·成相》:“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唐李德裕《授张仲武招抚使制》:“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
国语辞典崇高显明的德性。明德[míngdé]⒈崇高显明的德性。引《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弗汭,伐罪秦中。」英语highestvirtue,illustriousvirtue
辞典修订版崇高显明的德性。《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弗汭,伐罪秦中。」
辞典简编版美德,崇高的德性。 【造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大学》)
法语Ère Meitoku
其他释义1.光明之德;美德。2.指才德兼备的人。3.彰明德行。
1.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
2.盖明德新民固皆欲其止于至善,然非无有以知夫至善之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止者而止之,如射者固欲其中人正鹄,然不先有以知其正鹄之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中者而中之也。
3.浑厚的朗诵声似从遥远的天籁响起,声音渐近渐高,“巍巍罗霄兮,涛涛洣水,楚尾吴末兮,眠吾始祖……啊,吾祖明德兮,黎元心系,千秋万载,代代公祭”。
4.文明德馨,传递爱心;仁义善行,人间温情;和睦团结,喜气盈盈;精忠报国,肩膺使命;减排低碳,呵护环境;炎黄子孙,相爱相亲;修身律己,一路同行!
5.荀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亦不出“明明德”之范围,而其泛论群居生活之重要,群居生活之不能不有规律,亦无非阐发“新民”二字之真谛而已。
6.那时的老凤祥,专做金银饰品,工序有准备、熔炼、拉丝、轧片、宝石管理、金银制作、镶嵌、拋镀等,施明德就是镶嵌的一把好手。
7.德国北部小镇特拉弗明德每年都举办沙雕节。
8.求明德则正心诚意,始于慎独,遏私欲于将萌,欲德之纯精不杂也。
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0.海纳百川,锐意创新,凝聚成“履仁崇智,明德卓行”的办学思想。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dé
[dé]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