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蒙
【拼音】:bāo méng
【注音】:ㄅㄠㄇㄥˊ
【结构】:包(半包围结构)蒙(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1.包容愚昧的人。2.泛指愚昧。包蒙[bāoméng]⒈包容愚昧的人。⒉泛指愚昧。
基础解释包容愚昧的人。泛指愚昧。
引证解释⒈包容愚昧的人。引《易·蒙》:“九二,包蒙,吉。”孔颖达疏:“包,谓包含。九二以刚居中,童蒙悉来归己,九二能含容而不距。”清王夫之《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夫之﹞祗畏冰渊,差远巨憝,则固先生包蒙以养不中之明德所被也。”⒉泛指愚昧。引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宋叶适《陈叔向墓志铭》:“叔向掊包蒙之钥,游於广大,而常自言用功益难,进道愈远。”
网络解释包蒙包蒙,读音baomeng,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愚昧。
综合释义包容愚昧的人。《易·蒙》:“九二,包蒙,吉。”孔颖达疏:“包,谓包含。九二以刚居中,童蒙悉来归己,九二能含容而不距。”清王夫之《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夫之﹞祗畏冰渊,差远巨憝,则固先生包蒙以养不中之明德所被也。”泛指愚昧。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宋叶适《陈叔向墓志铭》:“叔向掊包蒙之钥,游於广大,而常自言用功益难,进道愈远。”
汉语大词典(1).包容愚昧的人。《易·蒙》:“九二,包蒙,吉。”孔颖达疏:“包,谓包含。九二以刚居中,童蒙悉来归己,九二能含容而不距。”清王夫之《牧石先生暨吴太恭人合祔墓表》:“﹝夫之﹞祗畏冰渊,差远巨憝,则固先生包蒙以养不中之明德所被也。”(2).泛指愚昧。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宋叶适《陈叔向墓志铭》:“叔向掊包蒙之钥,游于广大,而常自言用功益难,进道愈远。”
1.未免这宝光和尚以内力脱逃,热酒肉包中早被下了数包蒙汗药,量大足以令野猪公牛,皆是睡上三天三夜。
读音:bāo
[bāo]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
读音:mēng,méng,měng
[méng]
[ mēng ]1. 欺骗:蒙骗。蒙哄。蒙事。欺上蒙下。
2. 昏迷,眼发黑:蒙头转向。
3. 胡乱猜测:瞎蒙。
[ méng ]1. 没有知识,愚昧:启蒙。发蒙。蒙昧。
2. 遮盖起来:蒙罩。蒙子。蒙蔽。
3. 受:承蒙。蒙难。蒙尘。蒙垢。
4. 形容雨点细小:蒙蒙细雨。
5. 姓。
6. 同“艨”。
[ měng ]1. 〔蒙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