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宝殿
【拼音】:jīn luán bǎo diàn
【注音】:ㄐ一ㄣㄌㄨㄢˊㄅㄠˇㄉ一ㄢˋ
【繁体】:金鑾寶殿
词语解释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金銮宝殿[jīnluánbǎodiàn]⒈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
引证解释⒈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参见“金鑾殿”。引元白朴《东墙记》第四折:“圣主恩波徧九天,坐金鑾宝殿,四海内都朝见。”《西游记》第九回:“次日五更三点,太宗驾坐金鑾宝殿,文武众臣趋朝。”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于是乎长着翅膀会飞的皇帝又飞回了金銮宝殿。”
综合释义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元白朴《东墙记》第四折:“圣主恩波徧九天,坐金鑾宝殿,四海内都朝见。”《西游记》第九回:“次日五更三点,太宗驾坐金鑾宝殿,文武众臣趋朝。”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于是乎长着翅膀会飞的皇帝又飞回了金銮宝殿。”参见“金鑾殿”。
汉语大词典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元白朴《东墙记》第四折:“圣主恩波遍九天,坐金銮宝殿,四海内都朝见。”《西游记》第九回:“次日五更三点,太宗驾坐金銮宝殿,文武众臣趋朝。”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于是乎长着翅膀会飞的皇帝又飞回了金銮宝殿。”参见“金銮殿”。
其他释义1.即金銮殿。指皇宫正殿。
1.顿时,金銮宝殿上鸦雀无声,所有人全都静气凝神,连大气也不敢出,生怕打断了萧文华的思路,更担当不起这误国害民的大罪啊。
2.皇家的金銮宝殿、金漆宝座、祖堂佛龛及敕造的坛庙、佛像建筑,多为金丝楠木制作。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5349/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luán
[luán]
(名)一种铃铛。
读音:bǎo
[bǎo]
(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
(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
(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
(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
读音:diàn
[diàn]
(1)(名)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宫~。
(2)(动)在最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