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宝
【拼音】:liù bǎo
【注音】:ㄌ一ㄡˋㄅㄠˇ
【结构】:六(独体结构)宝(上下结构)
【繁体】:六寶
词语解释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六宝[liùbǎo]⒈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
引证解释⒈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引《国语·楚语下》:“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廕嘉穀,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藪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唐李峤《宣州大云寺碑》:“大康雅俗,广济含生;六宝神御,三才化成。”
网络解释六宝六宝是汉语词汇,拼音是liùbǎo,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
综合释义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国语·楚语下》:“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廕嘉穀,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藪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唐李峤《宣州大云寺碑》:“大康雅俗,广济含生;六宝神御,三才化成。”
汉语大词典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国语·楚语下》:“圉闻:国之宝六而已。明王圣人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唐李峤《宣州大云寺碑》:“大康雅俗,广济含生;六宝神御,三才化成。”
其他释义1.指明王圣人﹑玉﹑龟﹑珠﹑金﹑山林薮泽。古谓六者为国家之宝﹐故云。
1.那六宝是和阿多同站在一个筐子边“捋叶”。
2.腊八节到了,送你一碗八宝粥,让你快乐一生,幸福一世。一宝健康身体好,二宝快乐心情妙,三宝幸运随身绕,四宝平安陪到老,五宝顺利步步高,六宝甜蜜赛神仙,七宝好运当头照,八宝。(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5373/六宝造句)
读音:liù
[li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读音:bǎo
[bǎo]
(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
(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
(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
(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