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之才
【拼音】:xiǔ mù
【词性】:成语。
【简体】:朽木之才
【繁体】:朽木之才
词语解释朽木:腐烂的木头。像烂木头的人才。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⒈像烂木头的才能。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之人。
国语辞典比喻不堪造就的人。朽木之才[xiǔmùzhīcái]⒈比喻不堪造就的人。引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成语解释朽木之才
辞典修订版比喻不堪造就的人。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不堪造就的人。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其他释义像烂木头的才能。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之人。
1.尽心王事是臣的本分,只是臣本朽木之才……
2.我等朽木之才,不能上体家国之难君父之忧,妄议国政,扰乱科场,请皇上责罚!
3.胡师兄过奖,小弟朽木之才哪能如此轻易突破。[https://www.chazidian.com/zj-46360/造句]
读音:xiǔ
[xiǔ]
(1)(形)腐烂(多指木头):~木|枯木~株。
(2)(形)衰老:老~。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
读音: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cái
[]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