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
【拼音】:diǎn de
【结构】:点(上下结构)的(左右结构)
【繁体】:點的
【拼音】:diǎn de
词语解释1.谓白色小点。2.指使。点的[diǎnde]⒈谓白色小点。⒉指使。
引证解释⒈谓白色小点。引宋徐铉《赋得秋江晚照》:“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⒉指使。引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周舍,你好道儿。你这里坐着,点的你媳妇来駡我这一场。”
网络解释点的点的,拼音diǎnde,谓白色小点。
网友释义点的,拼音diǎnde,谓白色小点。
英语terminalspotlessspotlessnessspottymeridianend-onspotedtrey
汉语大词典(1).谓白色小点。宋徐铉《赋得秋江晚照》:“落日照平流,晴空万里秋。轻明动枫叶,点的乱沙鸥。”(2).指使。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周舍,你好道儿。你这里坐着,点的你媳妇来骂我这一场。”
1.有的人认识不到自己手中端着金饭碗,从而不能用自己手中的金饭碗去谋求高起点的发展,偏要端着金饭碗去讨饭,这是人类诸多悲哀中的最大悲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首先它们是具有地形学特点的,这意味着,如果身体上的两个部位是紧挨着的话,那它们在大脑中对应的区域也是紧挨着的。
3.在饿死以前,凡是一个挨了饿都能不学而能的,便是偷,抢!最先挨饿的人类,多半只知道抢,不知道偷。偷大约是人类羞耻心增进了以后,一面又感到怎么办稳健一点的智育发达以后的事。
4.骄阳的两道光柱穿过房间,宛如两条透明的金带,内中闪耀着星星点点的尘埃。
5.我知道,我只向往这世间一点点的好,我便是那尘埃里的花,可以开的芬芳。
6.眼泪这东西,有时能起到极其神奇的作用,能把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人稀里糊涂地拢在一起,把迂腐陈旧的意识变得温暖感人,把生机勃勃的新兴幼芽儿在爱抚之中扼杀!
7.点点星光点点爱,点点雨滴润情怀,点点笔尖千万语,点点爱慕集成海。愿这点点的话语,让你有点点的悸动,预祝七夕节快乐幸福陪你常在!
8.当思念变成海,我把回忆折成一纸想念的船,放在你的怀抱之中,叫那点点的爱慕随着你我的情谊漂泊,我在这边看着它进入到你的微笑,我想对你说:我很在乎你,我很挂念你!我想做你怀抱里的的条漂泊的小船直到遇见你这样的港湾!
9.她也早就不再爱恋那给她写情书的人。她此时的欲念谈不上是怀旧,或者有几分查看和检点的意思,也许她珍惜的是那些用人手书写在纸上的字。在今天,已经没有太多的人用手把握着笔在纸上写字了,特别是情书一类。
10.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珍珠鸟。它们圆圆的小脑袋上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小眼睛,红红的小嘴儿一张一合的,十分惹人喜爱。黑黑的尾巴上夹杂着珍珠似的白点儿,我想这就是珍珠鸟得名的原因吧。我给嘴旁有黄色斑点的起名叫皮皮,另一只叫乖乖。
读音:diǎn
[diǎn]
1.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点滴。斑点。点子(a.液体的小滴,如“水点点”;b.小的痕迹,如“油点点”;c.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点点”;d.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点点”;e.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点点上”)。
2.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3.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两三点雨。几点泪水。
5.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地点。起点。极点。居民点。
6. 项,部分,方面:优点。要点。特点。
7. 汉字笔形之一(丶):点画。三点水。
8.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标点。评点。点缀。画龙点睛。
9.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点种。点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点眼药。
10.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点头。点穴。
11. 引火:点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12. 查对:点数。点名。点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13. 指定,选派:点菜。点将(
)。听众点播。14. 指示,启发:指点。点拨。
15. 计时的单位:更点(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点。钟点。
16. 污:点污。点辱(使受污辱)。
17.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点心(“心”读轻声)。点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18. 同“踮”。
读音:de,dí,dì,dī
[de]
[ de ]1.用在定语的后面。
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大楼~出口。
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谁~介绍人?
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