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子
【拼音】:huā yàng zi
【注音】:ㄏㄨㄚ一ㄤˋㄗˇ
【结构】:花(上下结构)样(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繁体】:花樣子
词语解释绣花用的底样。花样子[huāyàngzi]⒈绣花用的底样。
基础解释绣花用的底样,多用纸剪成或刻成。
引证解释⒈绣花用的底样。参见“花样”。引《红楼梦》第七回:“只见薛宝釵家常打扮……伏在几上和丫鬟鶯儿正在那里描花样子呢。”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六章:“刘秀英家来了一个串门的老太太……挎着一个卖花样子和鞋面布的小篮子。”
网络解释花样子花样子是绣花用的底样,多用纸剪成或刻成,出自《红楼梦》第七回。
综合释义绣花用的底样。《红楼梦》第七回:“只见薛宝釵家常打扮……伏在几上和丫鬟鶯儿正在那里描花样子呢。”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六章:“刘秀英家来了一个串门的老太太……挎着一个卖花样子和鞋面布的小篮子。”参见“花样”。
汉语大词典绣花用的底样。《红楼梦》第七回:“只见薛宝钗家常打扮……伏在几上和丫鬟莺儿正在那里描花样子呢。”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六章:“刘秀英家来了一个串门的老太太……挎着一个卖花样子和鞋面布的小篮子。”参见“花样”。
其他释义1.绣花用的底样。
1.老伴也十分支持她,有时候画好了花样子,擅长书法的老伴王进国就给她写上个福字让她照着编。
2.李云中从小就被身边的民俗艺术吸引,他的祖母是当地剪纸的能手,会自己设计并画出各种各样精致的窗花样子,从小他就跟着祖母一起学画。
3.所谓亮子,就是卖窗花的人用木框做成窗户样的方格子,之后再糊上纸,在每个方格子上都贴上要出售的窗花样子。
4.至于如何剪,春莲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牛皮纸的窗花样子。
5.小记者孙士林挑的是一个金鱼的窗花样子,剪鱼头的位置时一切顺利,可剪到尾巴的时候用力过猛,一剪刀下去半条尾巴剪掉了。
6.她们剪的花样子在晋州民间广为流传,为妇女们争相描摹、复制和珍藏,在晋州剪纸的自然传承中发挥了骨干和桥梁作用。
7.花样子新鲜,活儿好,是人们购买郝桂芬剪纸的主要理由。
8.那时的扬州剪纸,主要作为刺绣底样,叫做“花样”,对剪纸艺人习惯称为“剪花样子的”。
9.但在近日,绽放的红色木瓜花样子酷似梅花,又似海棠花。
10.毛永惠说,近两年来,村里的姑娘为多挣些钱都外出务工了,会织复杂花样子的人逐渐减少。
读音:huā
[huā]
(1)(名)(~儿)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也泛指可供观赏的植物:鲜~|红~|玫瑰~|杜鹃~|种~。
(2)(名)(~儿)样子或形状像花朵的东西:雪~儿|浪~儿|菜~儿|火~儿。
(3)(名)供观赏的烟火:烟~|礼~。
(4)(名)(~儿)痘:天~|种~儿|出~儿。
(5)(名)作战时受的伤:挂~儿。
(6)(名)复杂;不真实的:~招|~言巧语。
(7)(名)颜色错杂:~衣服|~白头发。
(8)(名)模糊不清:眼~。
(9)(名)指棉花:轧~。
(10)用花或花纹装饰的:~车|~坛|~砖|~池|~厅。
(11)比喻女子:姊妹~。
(12)旧社会指妓女或跟妓女有关的:寻~问柳|~街柳巷|~边新闻。
(13)姓。
(14)(动)用;耗费:~费时间|~钱|~心思。
读音:yàng
[yàng]
(1)(名)形状;模样;样子:~式|模~|图~。
(2)(名)样子:两年未见;他还是老~子。
(3)(名)样子:~品|~本|货~。
(4)(量)表示事物的种类:四~儿点心。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