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
【拼音】:zhōng dé
【注音】:ㄓㄨㄥㄉㄜˊ
【结构】:中(独体结构)德(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中正的德行。中等的德行。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中德[zhōngdé]⒈中正的德行。中等的德行。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基础解释中正的德行。中等的德行。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引证解释⒈中正的德行。引《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孔传:“汝能长观省古道所为,考行中正之德,则君道成矣。”《国语·周语下》:“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於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秉乾刚之正性,体坤顺之中德。”⒉中等的德行。参见“三德”。引《庄子·盗跖》:“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⒊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引《庄子·列御寇》:“凶德有五,中德为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成玄英疏:“用心中所好者自以为是,不同已为者訾而非之。以心中自是为得,故曰中德。”
综合释义中正的德行。《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孔传:“汝能长观省古道所为,考行中正之德,则君道成矣。”《国语·周语下》:“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於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秉乾刚之正性,体坤顺之中德。”中等的德行。《庄子·盗跖》:“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参见“三德”。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庄子·列御寇》:“凶德有五,中德为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成玄英疏:“用心中所好者自以为是,不同已为者訾而非之。以心中自是为得,故曰中德。”
汉语大词典(1).中正的德行。《书·酒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孔传:“汝能长观省古道所为,考行中正之德,则君道成矣。”《国语·周语下》:“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秉乾刚之正性,体坤顺之中德。”(2).中等的德行。《庄子·盗蹠》:“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参见“三德”。(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庄子·列御寇》:“凶德有五,中德为首。何谓中德?中德也者,有以自好也而吡其所不为者也。”成玄英疏:“用心中所好者自以为是,不同已为者訾而非之。以心中自是为得,故曰中德。”
其他释义1.中正的德行。2.中等的德行。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1.他亲笔起草了一份义正词严的通牒让春生和刘朴给德军司令克罗德送去,要求克罗德向本县道歉并立即带兵退出县城,回到中德胶澳条约所规定的地点安营扎寨。
2.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其中一家光明集团中德家具公司,其环评未通过,企业非法生产两年,一直叫板环保局就是不停产。
3.中德安联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在婚姻发生变故时应妥善处置保险资产,尚在缴费期的保单更不要盲目中断。
4.对于基友的感情,不需要说太多的话,一个眼神中,德运知道了念念要表达的意思,只是做出一个鄙视的动作,仰头甩发,以一骚包的姿势给了念念个铮亮的后脑勺。
5.在这次野蛮的战争中,德国全境一片荒芜,城乡处处残垣断壁,惨遭蹂躏,生灵涂炭,十室九空。
6.交火中,德军一辆“狐式”装甲运输车迂回绕行时发生翻车事故,造成两名德军士兵当场死亡,一名士兵因伤势过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7.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德合作话剧《龙牙》昨天启程,赶赴德国帕德博恩市进行首场演出。
8.其中德莱尼,人类,虎人,鸦人,豺狼人,侏儒,食人魔,孢子巨人等等等等都没有计算在内。
9.西来处处挹繁华,杜市阿康是我家。中德人民常友好,不愁前路有风沙。
10.参加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项目规划设计的筑博设计集团总裁徐先林表示,“产城融合、以人为本”一直贯穿其规划、设计始终。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dé
[dé]
(1)(名)好的品行:美~。
(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