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策
【拼音】:kàng cè
【结构】:抗(左右结构)策(上下结构)
【拼音】:kàng cè
词语解释谓扬鞭驱马。抗策[kàngcè]⒈谓扬鞭驱马。
引证解释⒈谓扬鞭驱马。引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揽騑轡以抗策,悵盘桓而不能去。”唐储光羲《终南幽居》诗:“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网络解释抗策抗策,读音kàngcè,汉语词语,指扬鞭驱马。
网友释义抗策,读音为kàngcè,汉语词语,意思指扬鞭驱马。
汉语大词典谓扬鞭驱马。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唐储光羲《终南幽居》诗:“抗策还南山,水木自相亲。”
其他释义1.谓扬鞭驱马。
读音:kàng
[kàng]
(1)(动)抵抗;抵挡:顽~|抵~|~日战争。
(2)(动)拒绝;抗拒:~命|~租。
(3)(动)对等:~衡|分庭~礼。
读音:cè
[cè]
(1)(名)古代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
(2)(名)古代考试文件;多就政治和经济问题发问;应试者对答:对~|~问。
(3)(名)我国曾经用过的计算工具;跟‘筹’相似。参看‘筹’。
(4)(名)计谋;办法:上~|献~。
(5)(名)姓。
(6)(名)古代赶马用的棍子。
(7)(动)用策赶马:鞭~|~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