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道
【拼音】:huà dào
【注音】:ㄏㄨㄚˋㄉㄠˋ
【结构】:化(左右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2.教化之道。化道[huàdào]⒈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⒉教化之道。
基础解释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教化之道。
引证解释⒈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引《荀子·劝学》:“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杨倞注:“为学则自化道,故神莫大焉;修身则自无祸,故福莫长焉。”⒉教化之道。引汉刘向《<战国策>序》:“﹝秦二世﹞惠不下施,刑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於不寧。”晋桓温《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哲之上务。”
网络解释化道化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uàdào,是指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
综合释义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荀子·劝学》:“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杨倞注:“为学则自化道,故神莫大焉;修身则自无祸,故福莫长焉。”教化之道。汉刘向《<战国策>序》:“﹝秦二世﹞惠不下施,刑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於不寧。”晋桓温《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哲之上务。”化道[huàdào]
汉语大词典(1).谓受道的教化,彻悟于道。《荀子·劝学》:“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杨倞注:“为学则自化道,故神莫大焉;修身则自无祸,故福莫长焉。”(2).教化之道。汉刘向《〈战国策〉序》:“﹝秦二世﹞惠不下施,刑不上达,君臣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晋桓温《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哲之上务。”
1.为什么消化道癌症的患者多数是呕血而死?
2.胃溃疡病复发率高,若防治不当亦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
3.结论:海参体壁及其消化道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都很高,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4.以确定半夏泻心汤对顺铂致家兔消化道反应的多靶点药效学机制。
5.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不能照搬照套。
6.从鹅岭北路往环城西路、长寿路需沿南桥通行,掉头车辆经南桥绕行北桥,禁止在西侧南北桥渠化道掉头。
7.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备特点,决定了煤炭仍是中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工业必然要走现代化道路。
8.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没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9.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10.应从城镇发展的资源要素禀赋出发,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本土型城镇化道路,突出城镇的本土和传统文化局特色。
读音:huà,huā
[huà]
[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 huā ]1. 同“花”。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