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
【拼音】:fēn dào
【注音】:ㄈㄣㄉㄠˋ
【结构】:分(上下结构)道(半包围结构)
【简体】:分道
【繁体】:分道
词语解释1.谓分走不同的道路。2.犹分界。分道[fēndào]⒈谓分走不同的道路。⒉犹分界。
基础解释谓分走不同的道路。犹分界。
引证解释⒈谓分走不同的道路。引《汉书·常惠传》:“於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唐韩愈《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赤令尚与中丞分道而行,何况京尹。”⒉犹分界。引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钱才远不及刘,然其诗尚有盛唐遗响,刘即自成中唐与盛唐分道矣。”
网络解释分道分道,拼音是fēndào,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分走不同的道路。
综合释义谓分走不同的道路。《汉书·常惠传》:“於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唐韩愈《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赤令尚与中丞分道而行,何况京尹。”犹分界。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钱才远不及刘,然其诗尚有盛唐遗响,刘即自成中唐与盛唐分道矣。”分道[fēndào]分道而行也。《汉书·常惠传》:「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
汉语大词典(1).谓分走不同的道路。《汉书·常惠传》:“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唐韩愈《京尹不台参答友人书》:“赤令尚与中丞分道而行,何况京尹。”(2).犹分界。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中》:“钱才远不及刘,然其诗尚有盛唐遗响,刘即自成中唐与盛唐分道矣。”
其他解释分道而行也。《汉书·常惠传》:「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
1.如果宇宙呈马鞍形反向弯曲,平行光线就会分道扬镳。
2.说她忘恩负义也好,过河拆桥也罢,风大雨大,天黑路滑的时候,她和他结伴同行,雨停了,天亮了,必然要分道扬镳。不爱也有不爱的好处,分开了,尽管遗憾,但也仅仅是遗憾而已。
3.面对这种重权在握的卑劣小人,是坚守个人信念与其分道扬镳各行其志;还是为了生存忍辱负重乖乖接受招安?内心的纠结人生的无奈,让林燕生莫衷一是。
4.不是那些分道扬镳的、并行不悖的、最终汇合的军队的躁动,而是一种更难掌握、更隐秘的、已由那些军队预先展示的激动。
5.我的良师,教我手艺时都沉默着。我的益友,在践行丛林法则的同时,与我或相失人海,或分道扬镳。说到底,这人世从来就必须独自穿行。有人陪伴,是恩恤;没有,是本分。
6.大部分道路的两旁,都是浓荫蔽日的大榕树,在这样的林荫道上散步,自然非常的凉爽。
7.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8.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就是最年轻、最没有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统一的、精诚团结的集体里,有很好才能的领导者来领导,那么,跟任何一个与教师集体分道扬分道扬镳的有经验、有才能的教师比较起来,也要作出更多的事情来。
9.他们本来个性志趣就不同,分道扬镳实属必然。
10.分道线可以很容易的帮助你辨别自己向哪边偏。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