叟兵
【拼音】:sǒu bīnɡ
【结构】:叟(上下结构)兵(上下结构)
【简体】:叟兵
【繁体】:叟兵
【拼音】:sǒu bīnɡ
词语解释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叟兵[sǒubīng]⒈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
引证解释⒈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引《后汉书·刘焉传》:“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三国志·蜀志·刘璋传》:“璋復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
网络解释叟兵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
网友释义叟兵,读音sǒubīnɡ,汉语词语,意思是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
汉语大词典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后汉书·刘焉传》:“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三国志·蜀志·刘璋传》:“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
国语辞典汉代称蜀为叟,故称蜀兵为「叟兵」。叟兵[sōubīng]⒈汉代称蜀为叟,故称蜀兵为「叟兵」。引《后汉书·卷七五·刘焉传》:「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刘二牧传·刘璋传》:「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辞典修订版汉代称蜀为叟,故称蜀兵为「叟兵」。《后汉书.卷七五.刘焉传》:「兴平元年,征西将军马腾与范谋诛李傕,焉遣叟兵五千助之。」《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刘二牧传.刘璋传》:「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其他释义1.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
读音:sǒu
[sǒu]
1. 年老的男人:老叟。童叟无欺。
读音:bīng
[bīnɡ]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