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猴
【拼音】:hǒu hóu
【简体】:吼猴
【繁体】:吼猴
网友释义吼猴属(学名:Alouatta):共有13种。体型较大,体长90厘米,尾长可超过100厘米。雌猴比雄猴小很多。面部裸露,吻短,眼眶朝前。拥有发达的下颌骨,用以保护发声器官。舌骨发达,在晨昏活动、遇到敌害或争夺领地时,可发出巨大吼声,1.5千米以外都可听见。前臂和腿都很长。前肢仅拇指具有指甲,余指具爪。拇指与余指相对,踇指不与余趾相对。植食性,以植物果实、树叶等为食,食量很大。树栖,极少到地面活动,以潮湿树叶或露水解渴。多分族而居,每族括三只成年雄猴、三只母猴、三只仍哺乳的幼猴和四只未成年的小猴。家庭中的雌猴为雄猴共有,雄猴操持全族的领导权和防卫责任。幼猴与父母一直同栖息到性成熟之前。逾此即被本...
辞典修订版动物名。卷尾猴科吼猴属。一般体长四十至七十厘米,尾长五十至七十五厘米,是最大的美洲猴。常在清晨高吼,其吼声可传三至五公里,故称为「吼猴」。
读音:hǒu
[hǒu]
(1)(动)(猛兽)大声叫:狮子~。
(2)(动)发怒或情绪激动时大声叫喊。
(3)(动)(风、汽笛、大炮等)发出很大的响声:北风怒~|汽笛长~了一声。
读音:hóu
[hóu]
(1)(名)(~儿)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形状略像人;身上有毛;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以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为食物;通称猴子。
(2)(形)〈方〉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啊!
(3)(动)〈方〉像猴似的蹲着:他~在台阶上嗑瓜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