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海
【拼音】:bài hǎi
【简体】:稗海
【繁体】:稗海
网友释义丛书名。明代商濬辑刻。7集,70种。当时随编随刊,各家目录著录,书名互有异同。所收多为唐宋人野史、笔记、掌故、琐言之作。书版流传至清代,顺治、康熙、乾隆间屡经修版重印。
辞典修订版书名。明万历年间商濬编刊,全书共七十种,四百四十八卷。所收皆历代笔记小说,而以唐宋诸家最完备。也称为「博古存什」。
读音:bài
[bài]
(1)(名)(~子)草本植物;是稻田的害草;但果实可酿酒或做饲料。
(2)(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
(3)(形)〈书〉比喻微小、琐碎的。
读音:hǎi
[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