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处士
【拼音】:gū shān chǔ shì
【繁体】:孤山處士
词语解释1.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孤山处士[gūshānchǔshì]⒈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
基础解释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
引证解释⒈ 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参见“孤山”。引:《宋史·隐逸传上·林逋》:“林逋字君復,杭州钱塘人……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元王冕《梅》诗:“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⒈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参见“孤山”。引《宋史·隐逸传上·林逋》:“林逋字君復,杭州钱塘人……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元王冕《梅》诗:“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
综合释义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宋史·隐逸传上·林逋》:“林逋字君復,杭州钱塘人……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元王冕《梅》诗:“孤山处士诗梦寒,罗浮仙人酒兴阑。”参见“孤山”。
1.“处士梅花”,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北宋林逋,人称孤山处士,学问渊博,但志不出仕,在西湖孤山结庐隐居;终生未娶,喜种梅养鹤。
读音:gū
[gū]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chǔ,chù
[chǔ]
[ chǔ ]1. 居住:穴居野处。
2. 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
3.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
4. 决定,决断:处理。
5.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
6. 止,隐退:处暑。
[ chù ]1. 地方:处处。处所。
2. 点,部分:长(cháng )处。好处。
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